“桂湖的桂花開了?!?/p>
時間悄然而至,在翠綠枝椏上點綴,勾勒出“桂花壓枝低”的盛景,秋季橙黃蔥幽的畫板,裹挾著萬里馥郁,墨色怡情,揮筆肆意豪擲,摹繪出,香城秋色惹諸桂的寫意詩畫。
此年,桂湖的桂花開得卻惆悵。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背醭柯段磿?,曦映桂苞,朝霞之碎瓷散落于地,似金粒鋪路,盈滿院秋色。移步于桂湖,白墻瓦黛雖些許憔悴,但深入,卻不掩古時風光。
憶回初唐時,桂湖當時名為“?南亭”。至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在此地,沿堤遍栽桂樹,并提筆寫下大量贊頌桂花的詩篇,因而此地被稱作“桂湖”。桂湖公園因此而得名,于本地婦孺皆知,并成為狀元楊升庵的紀念地。
世間還有傳,桂湖的桂花是楊升庵從月宮采摘而來的。楊升庵在夢中得到魁星的指引,由西海龍王載上月宮,摘下了桂枝。這個傳說為桂湖的桂花賦予了神秘色彩,使得桂湖的桂花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景觀,更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征。
桂蕊輕曳,流轉(zhuǎn)百年思念;穿堂驚鵲,攏起歷史記憶。
坐落數(shù)年,明代的古樸園林早已沉睡,可當我走入桂湖,桂花飄落,才感受,明代三才子之首,所居之地勝狀的剪影,由此便忖度出,幾百年前那園林之盛況,以及那個朝代的繁榮衰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睍r代興衰往復(fù),周而復(fù)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人不在,世界依舊,唯有文化得以流傳,千古不竭。
“明年桂花開,君在雨花臺。”南亭朱顏早已改,今留桂湖延文史,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恰逢驟雨落,我撐傘游桂湖,卻未料故鄉(xiāng)雨性,斜入傘簾,衣濕一片。又見雨打桂枝,天色淡轉(zhuǎn)濃,桂花墜枝,卻跌入升庵石碑上,石書卷如杯盞,盛滿桂,卻是品文化玉酒。
此年桂花開得憔悴損,無人知它意:君不見,常去桂湖的人大多都是老一輩的人,卻鮮少見青年。都言:“薪火相傳。”何為薪火?何以得傳薪火?——惟有我們青年者也。
雨畢,天又放晴,鳥雀窺檐語,街邊小攤開始吆喝:“新都特產(chǎn),桂花糕,姜糖,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吃了巴適得很……”那場雨仿佛只存在了一剎那,沖不散的是家鄉(xiāng)的人間煙火氣和永恒的歷史文化。
桂花開又落,點醒故鄉(xiāng)秋色……
——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