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12本必讀名著超全知識梳理
統(tǒng)編教材初中語文指定閱讀名著
[七年級上冊]
1.《朝花夕拾》2.《西游記》3.《白洋淀紀事》4.《湘行散記》5.《獵人筆記》6.《鏡花緣》
[七年級下冊]
1.《駱駝祥子》2.《海底兩萬里》3.《紅巖》4.《創(chuàng)業(yè)史》5.《基地》
6.《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
【八年級上冊]
1.《紅星照耀中國》2.《昆蟲記》3.《長征》4.《飛向太空港》5.《星星離我們有多遠》6.《寂靜的春天》
[八年級下冊]
1.《經(jīng)典常談》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3.《蘇菲的世界》4.《給青年的十二封信》5.《平凡的世界》6.《名人傳》
[九年級上冊]
1.《艾青詩選》2.《水滸傳》3.《泰戈爾詩選》4.《唐詩三百首》5.《世說新語》6.《聊齋志異》
[九年級下冊]
1.《儒林外史》2.《簡·愛》3.《圍城》4.《格列夫游記》5.《契訶夫短篇小說選》6.《我是貓》
七上《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于1926年創(chuàng)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jīng)過。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xiāng)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jīng)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xiàn)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fā)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懷念之情。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yōu)美和諧,樸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紹
魯迅(1881年9月25日一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
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分篇簡介
(1)《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2)《阿長與山海經(jīng)》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4)《五猖會》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
(5)《無?!吠ㄟ^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于黑暗的社會,憤慨于人世的不平。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
(7)《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8)《瑣記》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
(9)《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y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I0)《范愛農(nóng)》描述了范愛農(nóng)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