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進中醫(yī)館的雕花木窗,林半夏鼻尖沾著面粉,盯著食譜上何蘇葉的狂草批注:「紫蘇姜糖酥,止咳平喘,兼治某人不肯吃早膳的頑疾」。
何蘇葉發(fā)什么呆?
竹篩突然扣在頭頂,何蘇葉的圍裙帶掃過她腰際。他握著她的手背往陶盆倒糯米粉,腕間紅繩與她的纏作一股。
何蘇葉水磨粉要過篩三遍,像這樣——
竹篩晃出細雪般的粉霧,驚得她睫毛撲簌。
林半夏何大夫改行當點心師傅了?
何蘇葉《飲膳正要》記載……
他忽然抹了團豆沙點在她鼻尖。
何蘇葉良藥需裹蜜衣,惡習當用甜治。
紫蘇葉切絲時沾了糖霜,林半夏踮腳去夠頂柜的蜂蜜罐,卻被何蘇葉圈在廚臺前。
何蘇葉昨日的問診費。
林半夏什么?
何蘇葉糖漬紫蘇葉五片,桂花蜜兩勺。
他指尖掠過她唇角。
何蘇葉昨夜夢里你應了我的。
烤箱嗡鳴驚飛檐下家雀,何蘇葉忽然托起她手腕試脈。
何蘇葉肝火稍旺,該飲菊普茶。
林半夏何大夫診金真貴。
她晃著烤盤揶揄。
林半夏半爐酥餅夠不夠?
何蘇葉不夠。
他俯身吹開她額前沾粉的發(fā)絲。
何蘇葉要搭上你偷藏的陳皮梅子。
藥香混著奶香漫溢時,小護士們扒著門縫偷看。何蘇葉將烤糊的酥餅掰成兩半,焦黑那半塞進自己口中。
何蘇葉《青囊書》有云:同甘共苦,方為良配。
暮色染紅晾藥架,林半夏在紫蘇叢中發(fā)現(xiàn)個油紙包。酥餅拼成心形,夾著張脈案箋:「晨起脈象浮緊,斷為相思入髓。處方:與君共焙藥酥,日服三枚,終生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