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繁華深處,左都御史府里朱門高墻宛如一道威嚴的屏障,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也圈定了我——欣榮,最初的生活邊界 。自小,我就被這深宅大院的重重規(guī)矩裹挾著,被家人沉甸甸的期許壓著,在這看似安穩(wěn)卻又處處受限的世界里,開啟了成長之路。
晨曦初露,第一縷微光還未完全穿透雕花窗欞,大學士府便在一片靜謐中悄然蘇醒。我在睡夢中就被乳母輕柔卻不容抗拒的聲音喚醒,“小姐,該起身了。” 這聲音如同每日的晨鐘,準時敲響,宣告著新一天嚴苛生活的開始。
待我迷迷糊糊睜開眼,便見屋內(nèi)丫鬟們已輕手輕腳地忙碌起來。梳妝臺前,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精致首飾與各類妝容用品,然而這些并非用來彰顯個性,而是為了雕琢出符合大家閨秀風范的模樣。我的頭發(fā)被丫鬟們一絲不茍地梳理著,每一根發(fā)絲都被精心打理,最終巧妙地綰成繁復的發(fā)髻,再插上象征身份的精美簪子。望著銅鏡中那張稚嫩卻滿是懵懂的臉龐,我開始漸漸意識到,這張臉,未來將承載著整個家族的顏面,一舉一動都關乎家族聲譽。
早餐過后,便是雷打不動的學習時間。書房里,先生早已正襟危坐,等候我的到來。詩詞歌賦、經(jīng)史子集,這些古老而厚重的典籍,成為了我每日的必修課。我端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誦讀著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試圖從字里行間領悟先人的智慧與教誨。先生是一位面容冷峻、眼神中透著威嚴的老者,稍有懈怠,比如讀錯一個字或是背誦卡頓,他那嚴厲的斥責聲便會立刻響起,嚇得我脊背發(fā)涼。在他的嚴格教導下,我逐漸學會了用優(yōu)美的辭藻表達細膩的情感,也懂得了從歷史的興衰變遷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然而,日復一日枯燥的學習,時常讓我感到身心俱疲,心底深處,對自由的渴望如同被壓抑的小火苗,偶爾會閃爍一下。
除了文化知識,女紅與禮儀也是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刺繡、紡織,每一針每一線都考驗著我的耐心與技藝。母親總會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我的房間,親自指導我的女紅。她手法嫻熟,動作優(yōu)雅,那飛針走線的模樣仿佛是在創(chuàng)作一件藝術品。我滿心羨慕,努力模仿她的每一個動作,只為能得到她哪怕一絲肯定的微笑。而禮儀課程,則更加繁瑣嚴苛。走路的姿勢、行禮的規(guī)范、與人交談的措辭,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反復練習打磨。我身著厚重的旗裝,在庭院中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走路,力求走出最優(yōu)雅的姿態(tài),裙擺隨著步伐輕輕擺動,如同流動的水波。夏日,烈日高懸,汗水濕透了衣衫;冬日,寒風刺骨,手腳凍得通紅。但我心里清楚,這些付出都是為了日后能成為一個無可挑剔的女子,不辜負家族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