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益州稱帝,志在興復漢室,天下局勢愈發(fā)波譎云詭。此時,被封為安樂侯的孫權,雖身處揚州,卻時常想起往昔東吳的風光,心中難免泛起波瀾。
揚州牧岳飛,一心為劉備穩(wěn)固揚州,聽聞孫權近來有些不安分,時常與舊部往來,便決定前往孫權府邸,探個究竟。岳飛身著戎裝,威風凜凜地來到孫權府前,孫權雖心中不悅,但也不得不出門相迎。
兩人相見,分賓主落座。岳飛目光如炬,直視孫權,說道:“安樂侯,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寧。你現(xiàn)在身為侯王,本應安分守己,為何卻與舊部頻繁往來,莫不是有不軌之心?”孫權心中一驚,強裝鎮(zhèn)定道:“岳將軍此言何意?我不過是與舊相識敘敘舊罷了?!?/p>
岳飛冷哼一聲,站起身來,義正言辭地說:“想當年,候爺為了一己私利,背信棄義,屢次進犯荊州,破壞孫劉聯(lián)盟,致使生靈涂炭。如今主公寬厚,封你為侯,給你安身之所,候爺卻不知感恩,難道還想重蹈覆轍?”
孫權聽了岳飛這番話,想起昔日的所作所為,心中一陣羞愧。他低下頭,不敢直視岳飛的眼睛,囁嚅道:“權一時糊涂,犯下大錯,如今已追悔莫及。承蒙漢中王(劉備稱帝前為漢中王)不殺之恩,權豈敢再有二心。”
岳飛見孫權態(tài)度有所轉變,語氣稍緩,說道:“只要候爺能真心悔過,安分守己,揚州百姓也能容你。但侯爺若再敢有任何異動,休怪我岳飛不客氣!”孫權連忙點頭稱是,保證自己絕不再犯。
此次會面之后,孫權收斂了許多,不再與舊部頻繁往來。他深居簡出,反思自己的過錯。而岳飛,也并未放松對孫權的監(jiān)視,同時加緊訓練士兵,鞏固揚州的城防,以防曹操或其他勢力的進犯。
曹操雖已病逝,但曹丕繼承了他的遺志,對蜀漢和揚州虎視眈眈。他聽聞岳飛叱責孫權一事,心中暗喜,認為有機可乘,便召集謀士商議,企圖利用孫權與劉備陣營之間的矛盾,挑起事端。
劉備在益州,也時刻關注著揚州的局勢,他與諸葛亮商議后,決定派使者前往揚州,安撫孫權,同時加強與岳飛的聯(lián)絡,共同應對曹丕的威脅。
天下局勢依舊動蕩不安,各方勢力在這亂世中繼續(xù)明爭暗斗。孫權在經(jīng)歷此次事件后,又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曹丕的陰謀能否得逞?劉備和岳飛又將如何應對?且聽下回分解。
贊詩
岳飛嚴詞斥孫權,往昔過錯重翻檢。
權慚滿面知悔悟,心怯無言意自憐。
揚州穩(wěn)固防曹寇,蜀漢籌謀護漢天。
且看風云多變幻,再觀豪杰斗危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