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查清宮廷詭異事件的源頭,董賢決定前往驪山探尋線索。
驪山位于長安城東,自古以來便是皇家祭祀之地,傳說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董賢深知,若想破解宮廷中的巫蠱之術,必須從根源入手,而驪山或許正是那股神秘勢力的藏身之處。
在當地一位老者的指引下,董賢帶領幾名親信侍衛(wèi),踏上了前往驪山的道路。
老者年逾古稀,須發(fā)皆白,但對驪山的地形了如指掌。
他告訴董賢,驪山深處有一個隱秘的祭窟,傳說中是古代巫師進行祭祀的地方,但近百年來無人敢靠近,因為凡是進入祭窟的人,大多未能活著出來。
董賢聽后,心中雖有些不安,但更多的是堅定。他知道,此行兇險萬分,但為了漢室的安危,他別無選擇。
經過數日的跋涉,眾人終于找到了那個隱秘的祭窟。祭窟入口被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周圍布滿了青苔和藤蔓,仿佛已經與山體融為一體。
董賢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石頭上刻著一些模糊的符文,與之前在巫蠱竹簡和金錯刀上看到的符文極為相似。
眾人合力推開石頭,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打開了塵封千年的歷史。祭窟內昏暗陰森,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朽的味道,令人不寒而栗。董賢點燃火把,帶領眾人小心翼翼地進入祭窟。
祭窟的墻壁上刻滿了各種奇怪的壁畫,火把的光芒映照在壁畫上,仿佛那些圖案在緩緩蠕動。
董賢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壁畫上描繪著高祖斬龍的場景,但與傳說不同的是,那被斬的龍竟長著人面,且周圍有許多身著奇裝異服的人在舉行某種神秘的祭祀儀式。
壁畫中的人物面容扭曲,神情猙獰,仿佛在訴說著某種不為人知的恐怖故事。
董賢心中一震,隱隱感到這些壁畫或許與那股神秘勢力有著某種聯(lián)系。他繼續(xù)深入祭窟,發(fā)現(xiàn)了一個玉俑工坊。
工坊內擺放著許多尚未完成的玉俑,這些玉俑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仿佛有著生命一般。董賢伸手觸摸玉俑,竟感到一股冰冷的觸感,仿佛玉俑中蘊含著某種詭異的力量。
他仔細查看玉俑,發(fā)現(xiàn)玉俑身上刻著一些細小的符文,與之前在巫蠱竹簡和金錯刀上看到的符文極為相似。董賢心中明白,這些玉俑絕非普通的工藝品,而是某種巫蠱之術的載體。
他推測,這里或許就是那股神秘勢力進行邪惡儀式的地方,而這些玉俑、符文與宮廷發(fā)生的一系列詭異事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就在董賢沉思之際,祭窟深處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吟誦聲,仿佛有人在念誦某種古老的咒語。董賢心中一緊,立刻示意眾人戒備。
他帶領侍衛(wèi)們循聲而去,發(fā)現(xiàn)祭窟深處竟有一個巨大的祭壇,祭壇上擺放著一尊巨大的玉俑,玉俑的面容與高祖斬龍壁畫中的人面龍極為相似。
祭壇周圍點燃著數根黑色的蠟燭,燭火搖曳,散發(fā)出一種詭異的光芒。
董賢注意到,祭壇的地面上刻著一個巨大的符文陣,符文陣中流淌著暗紅色的液體,仿佛鮮血一般。
他心中一震,意識到這里正在進行某種極為邪惡的儀式。
董賢迅速決定,必須將這些發(fā)現(xiàn)帶回長安,與哀帝及朝中大臣們一同商討應對之策。他命令侍衛(wèi)們小心地將玉俑和符文陣的圖案記錄下來,隨后迅速撤離祭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