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江湖有夢自悠長
無爭鎮(zhèn)的秋夜帶著桂花香,漫過奇樹的枝椏,在青石板上織出半透明的網(wǎng)。唐僧坐在"憶江湖"亭的石凳上,經(jīng)卷在膝頭攤開,末頁的天地長卷正隨晚風舒展,卷上的字跡漸漸與鎮(zhèn)中的燈火相融:亭柱的刻痕化作"夢"字的豎鉤,桂樹的落英凝成"長"字的點畫,遠處的戲臺傳來新編的《佛劍緣》,唱詞里既有"苦海無邊"的禪語,又有"俠骨丹心"的豪情,最后在卷尾留出片空白,邊緣沾著混天綾的流蘇,像被夜露打濕的,帶著點朦朧的詩意。
"師父你看這桂花糕。"八戒捧著碟剛蒸的糕點湊過來,糕模是用辟邪劍的劍鞘改的,糕面上的花紋一半是蓮花,一半是劍穗,桂花的甜香里混著淡淡的酒香,"是鎮(zhèn)西頭李嬸新創(chuàng)的'雙意糕',說要往甜里摻點江湖的烈,剛才有個老劍客吃了,說這糕比當年在黑木崖吃的蜈蚣糖更有滋味,夢里竟回到了華山思過崖,看見個毛臉雷公嘴的猴子在跟令狐沖比棒法,醒來才想起那猴子就是大師兄。"
沙僧的月牙鏟斜靠在亭柱上,沙粒順著柱身往下淌,在地面凝成個小小的燈盞,盞里的油燈正隨檐角的銅鈴搖晃,漸漸顯出張流動的夢境圖譜:從最初的取經(jīng)隊伍,到那穿粗布衫的青年,再到此刻鎮(zhèn)里的睡人,每個人的夢境邊緣都長著株小小的奇樹,樹影里浮出不同的景象:悟空的夢里有花果山的桃林,八戒的夢里映著高老莊的灶臺,敖丙與哪吒的夢里,都漂著片龍鱗與顆靈珠,連那剛會說話的孩童,夢里都在念"佛劍同存",小手抓著片奇樹葉不放。
"是歲月把現(xiàn)實織進了夢里。"沙僧往燈盞里添了勺靈珠火油,火苗突然竄高,映得亭外的桂樹影活了過來:悟空在樹頂摘桂花釀酒,八戒抱著酒壇躲在樹蔭下,敖丙與哪吒的混天綾纏在同一根枝椏上,露水順著綾帶往下滴,在地面拼出"念"字,"咱們當年總說要往西天去,如今才明白,所謂西天,不過是能安心做夢的地方,夢里有過往,也有將來。"
敖丙正彎腰用冰魄劍收集桂樹的落英,龍角的藍光與月光相和,劍刃上漸漸浮出東海的秋景:新龍王的來孫正帶著龍鯉往無爭鎮(zhèn)游,每條魚的背鰭上都托著盞蓮花燈,燈芯是用靈珠火做的,燈影在水面拼出"同夢"二字,與亭里的燈火遙相呼應(yīng)。"新龍王說要在忘憂泉邊放千盞燈。"他回頭看向哪吒,少年靈珠處的紅光透過桂花香,往戲臺的方向蔓延,腕間的混天綾結(jié)上,冰火珠滲出的細流在地面畫出朵桂花,"每盞燈里都藏著段往事,有的是咱們初遇時的浪濤,有的是華山論劍的笛音,新龍王讓龍鯉把燈往鎮(zhèn)里送,說要讓無爭鎮(zhèn)的夢也沾點東海的潮,讓江湖的夜也帶著龍宮的暖。"
哪吒突然拽著他往戲臺跑,火尖槍在掌心轉(zhuǎn)得飛快,槍頭靈珠的光芒在桂花瓣上劃出長長的光痕,光痕落地處生出串串半金半紫的花,花瓣上都沾著露水,露水里映著不同的笑臉:有岳不群在教孩童寫字,有方證大師在給老人念經(jīng),最動人的是令狐沖與岳靈珊并坐的身影,一人吹笛,一人唱和,笛音與歌聲里,浮出取經(jīng)隊伍的身影,像在共赴一場跨越時空的宴。
"小爺在戲臺的后臺埋了壇'憶舊酒'。"他指著戲臺的帷幕,上面繡的《取經(jīng)圖》正隨晚風飄動,圖上的人影與臺下睡人的夢境漸漸重合,"是用三年前的桂花、去年的秋雨、今秋的晨露泡的,剛才龍鯉說后臺有光,準是酒壇醒了,要跟著戲文往夢里去,讓每個做夢的人都嘗嘗當年的滋味。"
戲臺的后臺,果然有壇酒正往外冒光。悟空的金箍棒往臺板上輕輕一敲,壇蓋"啵"地彈開,酒香混著桂花香在戲臺周圍彌漫,竟化作無數(shù)光蝶,翅上既刻著"往"字,又寫著"今"字,繞著睡人的窗欞飛舞,漸漸與夢影融為一體。
"是咱們每年秋夜埋的念想混在一起了!"悟空的火眼金睛穿透酒霧,望見壇底沉著串銅錢,是歷年中秋時鎮(zhèn)里的孩童塞進去的,每枚銅錢上都刻著個小小的"憶"字,與當年他在雷音寺求的平安符上的字一模一樣,"老豬當年總怕這酒擱久了會餿,如今看來,這歲月比任何酒窖都管用,把每年的歡笑愁緒都釀在酒里,開壇時竟化作了夢里的景象,比瑤池的仙樂還動人。"
令狐沖的碧玉笛在酒霧中響起,笛音與風聲、桂落、遠處的戲文相和,在戲臺的臺板上刻出新的樂譜。板縫里突然鉆出無數(shù)細藤,藤上結(jié)著兩種果實:金色的佛印果里裹著《心經(jīng)》的字句,紫色的劍穗果里藏著"獨孤九劍"的破式,果實墜落的聲音,竟與戲文的唱詞連成調(diào)子,像首沒有歌詞的夜歌。
亭里的石凳旁,漸漸圍滿了人。那穿粗布衫的青年坐在唐僧對面,從行囊里取出他的《續(xù)江湖新篇》,書頁上的字跡與唐僧經(jīng)卷上的字跡在月光里相融,生出半金半紫的光帶:青年寫的是"夢里藏真意",唐僧寫的是"往事即前路",光帶相碰處,長出株小小的奇樹苗,苗尖頂著朵桂花,花瓣上寫著"續(xù)"字。
戲臺上的《佛劍緣》正演到高潮,扮演悟空的演員揮舞著金箍棒,與扮演令狐沖的演員斗在一處,棒影與劍影在月光里交織,生出串串光蝶,落在亭里的經(jīng)卷上,末頁的空白處突然浮現(xiàn)出無數(shù)行小字,都是這夜收集的夢話:老劍客夢見華山論劍,孩童夢見奇樹結(jié)果,連那剛會走路的嬰兒,夢里都在抓光蝶,小手攥著片奇樹葉不放,樹葉上的佛印露珠里,映著取經(jīng)隊伍的身影。
亥時的梆子敲響時,戲散了場,光蝶漸漸往奇樹的方向飛去,落在樹椏上化作小小的燈籠,照亮了樹影里的景象:新龍王的來孫帶著龍鯉在忘憂泉邊放燈,燈影里浮出取經(jīng)隊伍年輕時的模樣,正圍著燈盞說笑,悟空的金箍棒上纏著桂花枝,八戒的手里捧著酒壇,敖丙與哪吒的混天綾纏在同一盞燈上,燈芯的光在綾帶上流轉(zhuǎn),一半藍,一半紅,像顆跳動的心臟。
悟**然扛著金箍棒跳上奇樹的樹梢,棒身往云端一指,棒身纏著的樂譜與月光相和,在天地間回蕩:"俺老孫總算明白了,最厲害的不是七十二變,是能把夢做進現(xiàn)實里;最珍貴的不是取到真經(jīng),是讓后來人在夢里都能遇見咱們,笑著把故事往下講!"他火眼金睛掃過滿鎮(zhèn)的燈火,突然大笑,"你們看那青年的《續(xù)江湖新篇》,書頁上的空白處,竟自己長出了新的字跡,寫著'未完待續(xù)',這才是故事該有的樣子——永遠有念想,永遠有盼頭!"
唐僧站在亭下,看著光蝶往奇樹的方向飛去,經(jīng)卷在掌心泛著溫潤的光。末頁的空白處自動浮現(xiàn)出最后一行字,是用所有人的筆跡共同寫成的:"江湖有夢自悠長,一縷桂香續(xù)華章。"
夜?jié)u深,桂香的暖意漸漸漫出亭子,漫過戲臺的臺板,漫向東海的浪濤與西天的佛光。取經(jīng)隊伍的身影與鎮(zhèn)里的睡人漸漸融合,悟空在夢里與花果山的猴子們分桂花糕,八戒在夢里給高老莊的鄉(xiāng)親們釀新酒,敖丙與哪吒的混天綾在夢里纏著同一顆星星,星星的光在綾帶上流轉(zhuǎn),像條永遠走不完的路,卻處處是歸宿。
他們知道,這不是結(jié)束。就像秋去冬來,就像花開花落,就像奇樹永遠在生長,他們的故事還會繼續(xù):或許明天會去東??待堳帒蚶?,或許下月會往華山聽新的笛音,或許來年還會在這"憶江湖"亭里,看著那青年的《續(xù)江湖新篇》又添了新的章節(jié),書頁上的字跡,帶著桂花的香,混著酒的烈,藏著佛的慈悲與俠的滾燙,在歲月里慢慢發(fā)酵,釀成更醇厚的故事。
而那卷《西游笑傲錄》,早已不是紙頁上的文字,它化作了"憶江湖"亭的燈火,化作了奇樹的桂香,化作了每個在此停留過的人心里那點溫暖的、綿長的、既像佛又像俠的念想,在歲月里流轉(zhuǎn),在夢境里蔓延,告訴每個做夢的人:所謂西天,不過是心里那點慈悲;所謂江湖,不過是夢里那寸土地;所謂永恒,不過是把瞬間的相遇,寫成無盡的夢境,在秋夜的桂香里,輕輕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