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江湖坡落星續(xù)行坡
落星坡的碎石總帶著些天外的凜冽。當殘陽漫過坡頂的隕石堆,整道山坡便像被潑了層熔金,灰黑色的石碓間嵌著些銀亮的碎片,是隕鐵與地心火相熔的結晶,在暮色里泛著冷光。坡底的斷碑上刻著"落星"二字,筆畫里裹著些焦痕——傳說是千年隕石墜落時燒蝕的,每逢月圓,字縫里會滲出些星輝,與坡上的磷火纏成串,像無數柄懸空的劍,又像串未滅的念珠。令狐沖曾在此醉后揮劍,劍痕劃過石碑時濺起的火星,至今還在石縫里明滅,與星輝相和,倒像是江湖的鋒芒與星空的寂寥在此共生。
唐僧站在斷碑旁的望星石前,經卷被晚風掀得輕輕顫動,末頁那截混天綾纏著片迷霧嶺的破霧草,是從嶺上帶來的,草葉邊緣還留著瘴氣灼過的焦痕,與綾帶的藍紅兩色纏成個緊實的結,在石上洇出淺淺的紋,倒像是把嶺上的迷蒙與坡上的清朗都拓在了石頭里。"這星輝里,竟有劍鳴與梵唄交織的余韻。"他指尖拂過斷碑的焦痕,"是風清揚與方證大師在此觀星,長劍與經卷相碰的脆響里裹著'天人合一'的調子,所以這碑旁的星輝總聚得密些,露著三分通明。"
"師父你看這隕石。"悟空正蹲在最大塊的隕鐵旁,金箍棒往石縫里一探,棒尖帶出些銀亮的粉末,粉末在暮色里竟化作條條光帶,順著坡勢往下跌落,"是這石頭里藏著星核,俺老孫用火眼金睛看得分明,每粒粉末都記著千年的星象——你看那道紅光,是五百年前紫微星墜的軌跡,跟俺當年大鬧天宮時的火光一個顏色。"他突然從石洞里摸出個羅盤,盤面的指針是隕鐵所制,始終指著北斗,"是沖虛道長的'定星盤',你轉一轉,能從星象里看出前路的吉兇,比觀氣士的卦簽還靈。"他將羅盤往地上一放,指針突然劇烈轉動,在盤面上畫出個"吉"字,盤沿的刻度竟與金箍棒上的螺紋相契。
八戒早已被坡側飄來的烤薯香勾得直咂嘴,九齒釘耙往望星石上一靠,耙齒間竟掛著點薯皮,湊在鼻尖一聞,是蜜薯的甜香。"那邊定有山民在烤薯,"他吸著鼻子往坡側挪,"老豬的鼻子不會錯,這是用坡底的沙土煨的,還抹了野蜂蜜——定是哪個老婆婆在給孫兒備晚點心!"他剛往碎石路邁了兩步,腳下的星輝突然涌起,在石面上凝成個"明"字,"嘿,連星光都來指路,可見這坡是個讓人眼亮的地方!"
沙僧的月牙鏟斜倚在坡邊的酸棗樹上,鏟頭的沙粒順著棗枝往下淌,在地面堆出個小小的星圖,圖上的銀河正對著西方的天際。"這沙圖顯的是三日前的景象,"他用指尖點著銀河的渡口,"任盈盈在此觀星,說'星有聚散,如人有離合,聚時耀長空,散時映心湖'。"沙粒突然涌動,星圖旁多出個拾柴的身影,正往捆里添著什么,"是令狐沖,他拾的柴里混著些艾草,說是'給取經的師父們當個念想,夜路難行,燃著它,既能驅邪,又能記著有人在盼'。"
敖丙站在坡底的寒泉邊,冰魄劍輕貼著泉面,劍身上的冰紋與泉底的星石相吸,竟連成幅星軌圖,圖上的彗星尾正掃過"西牛賀洲"的方位。"這泉水的源頭在九天銀河的支流,"他指尖點著彗星的軌跡,"每六十年與隕鐵共鳴一次,能顯未來的片段。"話音未落,泉面突然浮出幅圖景:前日里,他與哪吒在泉邊比試眼力,冰魄劍凍結的星影與火尖槍點燃的柴光在泉面拼出只展翅的鳥,翅膀的弧度,正是此刻混天綾的藍紅兩色,被星輝一照,竟化作道流光,往西天的方向飛去。
哪吒的風火輪在坡頂的空地上轉了個圈,火星落在冰冷的隕鐵上,竟燒出串小小的火蓮,蓮心的光與星輝中的冷光相融,在石碓上投下晃動的光斑,像是無數顆流星在墜落。"小爺在坡后的石窟里看見個怪石燈!"他火尖槍往坡后一指,槍影里浮出面石制的燈盞,燈芯是根隕鐵條,"那鐵條會自己發(fā)光!有時是銀白,有時是赤紅,還有時忽明忽暗像要滅,看著倒像是在說'光明總在暗處生'!"
正說著,坡后突然傳來陣金屬碰撞聲,混著星石炸裂的脆響,像是有人在鑿隕鐵。悟空掣出金箍棒,棒身轉得像道金輪,"是哪個不長眼的,敢動這落星坡的寶貝!"他剛往石窟沖了幾步,就見個穿夜行衣的漢子從霧里滾出來,懷里抱著塊隕鐵,鐵上還沾著些火藥,"是......是血影門的余黨......他們想炸了這坡......用星核煉......煉'隕星煞'......"
八戒忙扶住他,"老丈莫慌,慢慢說!"他往漢子身后的霧里瞥了眼,隱約有火光在閃爍,還傳來引線燃燒的"滋滋"聲,"這是......"
"他們在石窟里埋了火藥......"漢子咳出兩口血,"說要讓星核的戾氣......污染整個西去的路......讓你們永遠到不了西天......"
話音未落,坡后傳來聲獰笑:"禿驢們,嘗嘗隕星碎骨的滋味!"霧中沖出個黑袍人,手里舉著個火把,正往石窟的方向沖去,黑袍下露出半截血影門的令牌,"血影教主說了,就算化作厲鬼,也要拖著你們陪葬!"
"休想!"敖丙的冰魄劍突然出鞘,冰光化作道冰索,纏住黑袍人的手腕,火把頓時掉落在地,被寒泉的水汽澆滅,"這隕鐵的戾氣若被引爆,方圓百里都會變成焦土,連魂魄都留不?。?
黑袍人在冰索里掙扎,身上的黑氣與星輝相混,竟化作個個扭曲的人影,都是被血影門殘害的冤魂。"你們看!這些都是你們造的孽!"唐僧的經聲突然響起,經卷往空中一展,混天綾纏著的破霧草飄落在隕鐵堆上,草葉接觸星核的瞬間,竟化作無數道綠光,將黑氣裹在中間,"方證大師說'一念之善,可消百劫之惡',這些冤魂在等你們懺悔,不是在等你們同歸于盡!"
綠光中,個老婦人的身影漸漸清晰,對著黑袍人泣道:"兒啊,娘知道你被脅迫,可你看看這些人,哪個不是跟咱家一樣的苦命人?你炸了這坡,能對得起誰?"
黑袍人渾身一顫,冰索趁機收緊,他突然癱倒在地,"娘......是我錯了......他們殺了爹......逼我入教......說只有煉出'隕星煞'......才能報仇......"
悟空的金箍棒往石窟方向一探,棒尖帶出的金光鉆進地縫,將埋著的火藥引信齊齊掐斷,"報仇也得分對錯!像你這樣濫殺無辜,跟那些雜碎有什么兩樣?"他從石碓后拖出個被綁的老者,"這是看坡的李老爹,你連他都要炸,良心被狗吃了?"
老者啐了口唾沫,"王二麻子,我看著你長大的,怎么就成了這副狼心狗肺的樣子!"他指著坡側的火光,"你娘在那邊烤紅薯等你回頭,你倒好,要把她也炸了!"
八戒早已順著火光跑過去,扶著個顫巍巍的老婆婆過來,婆婆手里還捧著個烤得焦黑的蜜薯,"兒啊,娘知道你心里苦,可殺人償命,報仇也不能作孽啊......"
黑袍人望著烤薯上熟悉的牙印——是他小時候總愛啃的焦皮,突然號啕大哭,"娘......我錯了......我不該聽他們的......"
沙僧往他手里塞了塊艾草,"點燃吧,這是令狐公子留的,說'只要心里還有熱,再冷的石頭也能焐暖'。"艾草燃起的青煙與星輝相混,竟化作道虹橋,橋上走過無數人影,有被血影門殘害的,有取經路上救下的,最后停在個穿袈裟的僧人身上,正是唐僧前世的模樣,對著黑袍人合十微笑。
"是金蟬子......"唐僧輕呼出聲,經卷上的混天綾突然無風自動,藍紅兩色與星輝交織,在坡上凝成個巨大的"佛"字,"原來每顆星,都是盞燈;每段路,都有前人照過。"
坡側的烤薯香越來越濃,老婆婆又從竹籃里拿出個燙手的蜜薯,塞給唐僧,"師父嘗嘗,這坡底的沙土烤出來的,最是暖心。"薯皮剝開時,熱氣里竟浮出顆小小的星子,在掌心明滅,"是落星坡的靈氣,沾著點,往后夜路不黑。"
八戒接過來就往嘴里塞,燙得直哈氣,"比迷霧嶺的熏肉還甜!"他突然指著坡頂的星象,"你們看那北斗,像不像師父的經卷?勺子里盛著的,定是給咱們的干糧!"
眾人望去,果然見北斗七星的斗柄彎成經卷的形狀,勺里的星輝往下淌,落在地上竟化作粒粒明珠,珠里映著取經隊伍的身影:悟空在云端探路,八戒在坡底挑擔,沙僧在中間護經,敖丙與哪吒在前開路,唐僧的袈裟在星光里泛著金光,混天綾的藍紅兩色像兩條彩帶,將眾人連在一處。
"這是'同心珠',"令狐沖的聲音突然從坡后傳來,他與任盈盈提著盞燈籠從霧里走出,燈籠的光里混著艾草的煙,"是用隕鐵的碎末做的,能保你們師徒同心,邪魔不侵。"
任盈盈往每個珠里滴了滴寒泉的水,珠上頓時顯出層光暈,"這泉水里有銀河的靈氣,帶著它,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能記著落星坡的星光。"她望著西方的星軌,"過了這坡,就真的要出笑傲江湖的地界了,往后的星圖,得靠你們自己看了。"
令狐沖將劍穗解下來,系在悟空的金箍棒上,穗子上的玉佩與同心珠相碰,發(fā)出清越的響,"這玉佩里刻著《清心普善咒》的譜子,想家了就敲敲,能聽見咱們在唱。"他突然大笑起來,"等你們取了經,俺在這落星坡擺酒,就用這隕鐵當桌子,喝到天亮!"
悟空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言為定!到時候俺老孫變個百八十桌菜,讓你見識見識什么叫真正的宴席!"
唐僧合上經卷,混天綾纏著的破霧草落在同心珠上,草葉的焦痕與珠上的光暈相融,竟顯出"西天路,腳下始"六個字。"多謝各位相送,"他望著漫天星輝,"星路漫漫,江湖路遠,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隊伍漸漸消失在坡后的山道,落星坡的星輝還在靜靜流淌,寒泉的水聲、艾草的煙香、遠處的蟲鳴,都隨著夜風送了他們很遠。斷碑旁的酸棗樹上,悟空掛著的艾草捆輕輕搖晃,煙縷與星輝、劍痕里的火星混在一起,像在唱首關于離別與前行的歌。
令狐沖與任盈盈站在坡頂,望著取經隊伍遠去的方向,燈籠的光在他們臉上明明滅滅。"他們走了。"任盈盈輕聲道,指尖的同心珠還在發(fā)燙。
令狐沖飲了口酒,酒液順著嘴角滴在隕鐵上,與當年的劍痕相融,"走了好,這江湖,本就該讓他們這樣的人去闖。"他指著西天的星斗,"你看那顆最亮的星,原是照著咱們的,現在跟著他們走了。"
星輝突然大盛,將兩人的身影籠罩,斷碑上的"落星"二字在光里格外清晰,像是在訴說:所謂落星,不是終結,是化作照亮前路的燈;所謂江湖,不是牢籠,是讓人懂得"此心向道,無問西東"的修行場。
而那藍紅相間的混天綾,還在經卷上輕輕飄動,穗子掃過令狐沖留下的艾草,草葉便燃起縷青煙,與星輝、泉聲、經文的吟誦聲混在一起,織成段悠長的調子,引著他們,也引著所有心懷江湖與西天的人,慢慢往前走。正如風清揚留在隕鐵上的那句話:"星落處,路始;心明時,道成。"
山道的盡頭,星輝與月光交織成道天然的門,門上浮動著兩個世界的印記:一邊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一邊是求經問道的西天。悟空的金箍棒在前開路,棒尖的金光刺破最后的夜霧;八戒哼著不成調的小曲,手里還攥著半塊蜜薯;沙僧的沙粒在身后鋪成路,混著艾草的清香;敖丙的冰光與哪吒的火焰在兩側護持,映得混天綾的藍紅兩色愈發(fā)鮮明;唐僧的經聲在門內回蕩,與《笑傲江湖曲》的余韻作別,又與西天的梵唄相接。
他們的身影穿過光門,漸漸消失在星辰大海的盡頭,只有那藍紅相間的混天綾,還在風中輕輕飄動,像個永恒的承諾,連接著兩個世界的記憶,也連接著每個追光者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