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瀾滄江支流遇竹匠,云龍古村解竹憂
瀾滄江的支流在七月里漫過鵝卵石灘,江水帶著雨季的豐沛,將岸邊的竹林染成一片濃綠,風一吹,竹葉簌簌作響,像是千萬支細笛在同時吹奏,清越的聲響順著江風飄出老遠。取經隊伍沿著江畔的竹林小徑前行,阿牛騎著戰(zhàn)馬走在中間,馬鞍旁掛著和春送的瓷瓶,瓷瓶被陽光照得泛著淡青的光,他時不時低頭摸一摸,生怕不小心摔碎了這能治病的寶貝。林小羽則跟在敖丙身邊,懷里揣著從碧江古村帶來的草藥標本,標本被油紙小心裹著,他偶爾停下腳步,翻開油紙看一看,指尖輕輕拂過干枯的葉片,像是在與山野的靈氣對話。
“前面怎么有劈竹子的聲音?”孫悟**然停下腳步,耳朵微微動了動,“咔嚓咔嚓的,只是這聲音帶著幾分滯澀,不像往日那么干脆,倒像是竹子里藏了石頭?!?/p>
他縱身躍到一棵高聳的毛竹上,極目遠眺,只見前方的云龍古村外,一片竹林空地上,幾個身穿粗布短打的竹匠正圍著一堆竹子,手里握著柴刀,卻總在劈竹時停頓,為首的老竹匠坐在竹編的蒲團上,手里攥著半截裂開的竹篾,眉頭皺得像擰成的竹繩?!按謇锏闹窠硞兒孟裼龅搅穗y處,俺們去看看!”孫悟空說著,從竹梢上躍下,金箍棒在他掌心轉了個圈,化作一根細竹杖,輕輕點在松軟的腐葉土上,跟著眾人往村里走去。
走近才看清,老竹匠約莫六十多歲年紀,手背爬滿青筋,指縫里還嵌著淡淡的竹綠,他見到眾人,緩緩站起身,聲音帶著幾分沙啞:“各位施主是從遠方來的吧?我叫阿貴,是這云龍古村的竹匠。我們世代靠編竹器為生,編出的竹籃、竹席、竹簍,又結實又好看,方圓百里的人家都愛買我們的東西,可最近這竹子,卻邪門得很……”
“邪門?”林小羽湊上前,盯著地上的竹子,只見竹子的斷面上布滿細小的黑斑,劈開的竹篾也帶著幾分脆硬,稍一用力就斷成了兩截,“阿貴爺爺,這竹子怎么會這么脆?”
阿貴嘆了口氣,拿起一根竹子,用柴刀輕輕敲了敲,竹子發(fā)出的聲響悶悶的,沒有往日的清透:“往年我們砍的竹子,都是山里長了三年的毛竹,竹質堅韌,劈出的竹篾能繞著手指彎三圈都不斷。可這半個月來,不管是新砍的竹子,還是去年晾干的竹子,都變得又脆又硬,編竹器時竹篾動不動就斷,已經浪費了幾十根竹子,還扎傷了兩個年輕竹匠的手。再這樣下去,八月十五要給鎮(zhèn)上商號送的竹籃,就趕不上交貨期了,到時候商號扣了定金,我們全村幾十戶竹匠人家,日子就沒法過了?!?/p>
胡青牛走上前,拿起那半截竹篾,放在鼻尖聞了聞,又用指甲刮了刮竹面上的黑斑:“這竹子生了‘竹黑粉病’,黑粉菌在竹纖維里生長,會讓竹子變得脆硬易斷。你們砍竹子的竹林,是不是最近排水不好,積了太多雨水?”
“排水不好?”阿貴愣了愣,“我們一直去村西的老竹林砍竹子,那里地勢高,往年從來沒積過水。難道是今年雨水太多,老竹林的地下水位漲了?”
敖丙跟著阿貴來到村西的老竹林,只見竹林里的地面果然有些潮濕,幾棵竹子的根部還圍著一圈積水,竹桿的下半截也泛著淡淡的黑暈。他蹲下身,用手指挖了一點竹根旁的泥土,放在掌心捻了捻:“這泥土里的水分太多,黑粉菌最喜歡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生長。只要去村東的向陽坡竹林砍竹子,那里地勢高、光照足,竹子長得結實,肯定沒有黑粉病?!?/p>
阿貴眼睛一亮:“對?。∥覀冊趺礇]想到呢!村東的向陽坡竹林我們很少去,總覺得那里的竹子長得慢,沒想到竟能派上用場!”
“那咱們就趕緊去向陽坡砍竹子,重新編竹器!”孫悟空拍了拍胸脯,“俺去砍竹子,保證砍的都是最壯實的毛竹,一根能頂兩根用!”
哪吒也跟著起身:“我跟你一起去,砍竹子需要力氣,兩個人快些,還能幫著把竹子扛回來?!?/p>
兩人提著柴刀,朝著村東的向陽坡走去。左冷禪和勞德諾則幫著竹匠們清理地上的壞竹子,把還能用的竹篾分揀出來;唐僧和林小羽則留在阿貴的竹編坊里,跟著他學劈竹篾,林小羽學得認真,雖然劈出的竹篾粗細不均,卻也像模像樣,只是偶爾會被竹刺扎到手,疼得他悄悄咧嘴,卻還是不肯停下手里的活。
阿貴一邊教林小羽劈竹篾,一邊說起編竹器的規(guī)矩:“編竹器講究‘順紋走篾’,竹篾的紋路要順著竹器的形狀走,該彎的地方要柔,該直的地方要挺,這樣編出來的東西才結實。就像做人一樣,該軟的時候要懂得變通,該硬的時候要守住骨氣,這樣才能在世上立足?!?/p>
唐僧望著竹編坊里掛著的竹籃,輕聲道:“這竹器不僅是用來裝東西的工具,更是你們對生活的琢磨,對手藝的敬重。就像我們西行取經,要取的真經,不僅是佛法的文字,更是對眾生的關懷。你們?yōu)樯罹幹衿?,我們?yōu)楸娚≌娼?,本質上都是在堅守一份初心,一份對生活的熱愛?!?/p>
阿貴連連點頭:“大師說得是!我們就算再難,也不會敷衍了事,就算多砍十根竹子,也要編出最好的竹器,不能砸了我們云龍古村竹匠的招牌。”
沒過多久,孫悟空和哪吒就扛著一捆捆竹子回來了。竹子通體翠綠,竹節(jié)勻稱,用柴刀劈開時,發(fā)出清脆的“咔嚓”聲,劈出的竹篾也帶著柔韌的光澤,比老竹林的竹子好太多了。竹匠們趕緊圍上來,有的劈竹篾,有的編竹籃,竹編坊里很快響起了“沙沙”的編竹聲,像是又回到了往日的熱鬧。
林小羽跟著阿貴學編竹籃,阿貴教他編最基礎的“十字紋”,他手里拿著竹篾,小心翼翼地穿插著,雖然編出的籃底有些歪歪扭扭,卻也漸漸有了竹籃的模樣。阿貴看著他的成果,笑著說:“小友學得真快,再練幾天,編出的竹籃就能拿去賣錢了?!?/p>
阿牛也湊過來,想試試編竹器,結果剛拿起竹篾,就把幾根竹篾纏成了一團亂麻,還差點把阿貴編了一半的竹籃碰倒,惹得眾人哈哈大笑。他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還是騎馬、打獵適合俺,這編竹器比制藥還難,手指頭都快被竹刺扎成篩子了?!?/p>
到了傍晚,竹匠們終于編好了一批竹籃,竹籃的紋路整齊,竹篾柔韌,提在手里輕飄飄的,卻能承受不少重量。阿貴拿起一個竹籃,輕輕晃了晃,激動得老淚縱橫:“成了!終于成了!多謝各位大師,要是沒有你們,我們今年就真的交不出貨了,家里的娃連學費都湊不齊了?!?/p>
當晚,村民們在村里的曬谷場上舉行了慶功宴,桌子上擺滿了竹筒飯、烤山雞,還有自家釀的米酒。八戒吃得滿嘴流油,還跟著竹匠們學唱云龍山歌,雖然唱得跑了調,卻也引得眾人陣陣歡呼。他抱著一個剛編好的竹籃,愛不釋手:“這竹籃真好看,以后俺就用它裝吃的,再也不用擔心東西灑出來了?!?/p>
阿貴端著一碗米酒,走到唐僧面前:“大師,這碗酒您一定要喝,這是我們全村竹匠的心意。要是沒有你們,我們的竹編手藝就差點砸在這一代了,我們也沒臉再稱自己是云龍古村的竹匠?!?/p>
唐僧接過酒碗,輕輕抿了一口,米酒的香甜里還帶著淡淡的竹香:“阿貴老丈客氣了,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這竹籃能編好,多虧了你們的堅守和手藝,就算沒有我們,你們也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真正能傳承手藝的,從來不是別人的幫助,而是你們自己對手藝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zhí)著?!?/p>
阿貴連連點頭:“大師說得是!以后我們砍竹子,一定會去村東的向陽坡,再也不去老竹林了,保證編出的竹器都是最好的?!?/p>
夜色漸深,瀾滄江支流的流水聲在村外回蕩,曬谷場上的篝火依舊明亮,映得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笑容。林小羽靠在敖丙身邊,手里拿著自己編的小竹籃,竹籃里放著幾顆從江邊撿來的鵝卵石,他輕聲道:“敖大哥,原來編竹器這么難,不僅要細心,還要有耐心,每一根竹篾都不能出錯。以后我再也不會隨便浪費竹器了?!?/p>
敖丙摸了摸他的頭,笑道:“是啊,任何手藝都需要用心去打磨,就像這竹器,每一根竹篾都藏著竹匠的心思,每一個紋路都映著竹匠的堅持。我們西行取經,也像編竹器一樣,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實,每一個困難都要用心去克服。這世間的美好,從來都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需要我們去付出,去堅持,去守護。只要我們心懷這份堅持,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林小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握緊了手里的小竹籃——他決定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像編竹器一樣,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絕不輕言放棄。
次日一早,眾人收拾好行裝,準備繼續(xù)西行。村民們都來送行,阿貴送給每人一個竹編的小物件,孫悟空的是一個竹編的小猴,林小羽的是一個竹編的小籃子,八戒的則是一個竹編的食盒,都做得小巧玲瓏,十分精致?!斑@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希望這些竹器能保佑各位大師一路平安,也能讓你們在西行路上,多一件順手的東西?!?/p>
孫悟空接過竹編小猴,掛在金箍棒上,笑得合不攏嘴:“這小猴跟俺真像!以后俺就帶著它一起取經,讓它也看看西天的模樣!”
眾人揮手告別,漸漸遠去。瀾滄江支流的江水依舊泛著濃綠,云龍古村的竹林漸漸消失在視線里。路上,阿牛騎著戰(zhàn)馬,手里拿著竹編的小筆筒,笑著說:“這竹筆筒真好看,等咱們取到真經,我要把它帶回家,送給村里的先生,讓他用來裝毛筆?!?/p>
唐僧望著前方的路,輕聲道:“這西行的路,就像編竹器,每一步都是一根竹篾,每一個困難都是一次穿插。看似平凡,卻缺一不可;看似漫長,卻終能編出完整的人生。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這竹器上的紋路,共同構成了西行路上的風景。這世間的手藝,從來都不是冰冷的技巧,而是帶著溫度的傳承,是一代代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堅守。只要我們心懷這份熱愛,堅守初心,就一定能到達西天,取到真經,讓這份溫暖與傳承,傳遍世間的每一個角落?!?/p>
眾人都沉默著,細細品味著唐僧的話。風一吹,路邊的竹葉輕輕飄落,落在竹林小徑上,像是在為他們送行。取經的隊伍繼續(xù)前行,身影漸漸消失在七月的晨光里,只留下一串腳印,印在鋪滿竹葉的小徑上,朝著西方,朝著希望,一直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