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展開密函,目光如炬,臉色愈發(fā)凝重。密函中稱,蒙古瓦剌部在首領馬哈木的帶領下,悄然集結了十五萬大軍,準備趁大明將精力集中于南洋之際,揮師南下,進犯大同、宣府等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打破了朝堂暫時的平靜。
李承乾立刻在乾清宮召集軍事重臣,商討應對之策。殿內氣氛壓抑,將領們神色凝重,紛紛圍在軍事沙盤前,分析瓦剌的進軍路線和可能的戰(zhàn)略意圖。
“瓦剌此次來勢洶洶,其騎兵機動性強,若突破防線,后果不堪設想?!毙燧x祖眉頭緊皺,手指在沙盤上劃過,“但他們長途奔襲,后勤補給必然困難,我們可利用這一點,采取堅守城池、斷其糧道的策略。”
老將藍驍則提出不同看法:“陛下,一味防守只能陷入被動。我們應主動出擊,趁瓦剌軍隊尚未集結完畢,派精銳騎兵突襲,打亂他們的部署。”
李承乾沉思良久,權衡利弊后說道:“兩位將軍所言皆有道理。朕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派徐輝祖率領十萬大軍前往大同,堅守城池,抵御瓦剌的正面進攻;另一方面,命藍驍率三萬精銳騎兵,繞道敵后,突襲瓦剌的糧草輜重部隊?!?/p>
部署完畢后,明軍迅速行動起來。徐輝祖日夜兼程,趕至大同,加固城防,儲備糧草,嚴陣以待。藍驍則率領騎兵,避開瓦剌的耳目,秘密向敵后進發(fā)。
與此同時,李承乾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派遣了大量密探深入瓦剌境內,密切關注敵軍的一舉一動。在得知瓦剌軍隊的具體部署后,李承乾及時調整作戰(zhàn)計劃,為前線將領提供準確的情報支持。
當瓦剌軍隊抵達大同城下時,遭到了徐輝祖部的頑強抵抗。明軍憑借堅固的城池和先進的火器,一次次擊退瓦剌的進攻。而藍驍率領的騎兵也成功突襲了瓦剌的糧草輜重部隊,燒毀了大量糧草,使得瓦剌軍隊陷入了困境。
馬哈木見久攻不下,又得知糧草被燒,惱羞成怒,決定孤注一擲,發(fā)動總攻。就在雙方展開激烈決戰(zhàn)時,李承乾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情報,這份情報或許將改變整個戰(zhàn)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