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倏然亮起,一條推送橫幅霸道地占據(jù)了頂端通知欄。
【幻音APP】:“以聲之名,予你真實”——首屆官方線下主題派對,邀您共赴!
幾乎是同一時間,不同的空間里,兩顆心臟對此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封頌正窩在沙發(fā)里,懷里抱著一個半舊的毛絨兔子,指尖無意識地摳著兔子耳朵上的縫線。
推送的震動讓她手一抖。
點開。
“以聲之名,予你真實”。
這八個字像帶了電,瞬間擊中了她。
線下派對?
心臟猛地一跳,力道大得讓她胸口發(fā)悶。
宣傳頁面設(shè)計得流光溢彩,動態(tài)效果炫目。
“打破次元壁”。
“從聲音到靈魂”。
“遇見另一個你”。
每一句宣傳語,都像羽毛,輕輕搔刮著她內(nèi)心最隱秘的角落。
她看到了那句:“現(xiàn)場將有神秘環(huán)節(jié),讓用戶有機會‘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選擇性地揭開面紗’?!?/p>
揭開面紗……
見到“JC”?
這個念頭如同一顆投入滾燙油鍋的水珠,瞬間炸裂開來。
興奮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幾乎要將她淹沒。
她終于有機會,窺見那個用聲音治愈了她無數(shù)個夜晚的人,究竟是什么模樣了嗎?
可緊隨興奮而來的,是幾乎同等強度的恐慌。
萬一……現(xiàn)實不如想象呢?
萬一他的樣子,和那溫柔沉穩(wěn)的聲音,相去甚遠?
更讓她手心冒汗的是……萬一他認出自己怎么辦?
這個“他”,自然是指JC。
她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那個被她奉若神明的“JC”,就是那個她偶爾會在娛樂新聞里看到,覺得遙不可及的明星檀健次。
另一邊,檀健次剛剛結(jié)束了一段冗長的線上會議。
他摘下藍牙耳機,揉了揉有些發(fā)脹的太陽穴。
手機屏幕亮著,那條“幻音”的推送同樣醒目。
他的第一反應是,眉頭不自覺地蹙緊。
線下活動?
這幾乎是立刻觸碰到了他使用這個APP的底線。
他來這里,是為了尋求片刻的清凈,一個不被打擾的匿名角落。
現(xiàn)實中的社交,尤其是這種帶有目的性的、需要維持某種形象的場合,正是他想要逃離的。
曝光?更是他作為公眾人物需要時刻警惕的紅線。
他的指尖劃過屏幕,想要將這條通知清除。
然而,視線卻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句“選擇性揭開面紗”和“安全環(huán)境”上。
他停頓了一下。
腦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現(xiàn)出那個嘰嘰喳喳,鮮活又純粹的聲音。
“小瘋子”。
如果……她也會對這個活動感興趣呢?
內(nèi)心深處,那個被他刻意壓抑的好奇心,像藤蔓一樣悄然蔓延。
他并非不好奇那個聲音背后的人。
只是理智,如同一個冷靜的守衛(wèi),時刻提醒他:保持距離,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虛擬世界的美好,往往是因為隔著一層朦朧的紗。
一旦揭開,現(xiàn)實的棱角可能會刺傷彼此。
“幻音”APP顯然深諳用戶心理。
接下來的幾天,APP內(nèi)部開始進行各種預熱。
一些被打碼處理的匿名用戶故事片段,被精心編輯后推送出來。
“一個人聽歌太久,想找個能聽懂我分享的人?!?/p>
“聲音是我的鎧甲,也是我的軟肋。”
“渴望連接,又害怕靠近?!?/p>
這些碎片化的心聲,營造出一種奇妙的氛圍——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每個人都在用聲音的橋梁,試探著與世界連接的可能。
這種氛圍,精準地撩撥著用戶的心弦,特別是那些深度用戶。
檀健次滑動著屏幕,看著這些匿名的獨白。
他能理解這種渴望。
某種程度上,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只是他的渴望,被包裹在更厚的保護殼之下。
活動預告中,一條信息讓他原本就緊蹙的眉頭,鎖得更深了。
“將邀請一部分在APP內(nèi)活躍度高、聲音有特色、互動故事精彩的用戶作為‘特別嘉賓’出席,并承擔路費和住宿?!?/p>
他很清楚,無論是“JC”這個身份的活躍度,還是聲音的“特色”,自己都極有可能符合“特別嘉賓”的標準。
被選中?
這個可能性讓他感到一陣煩躁。
與此同時,封頌也看到了這條“特別嘉賓”的說明。
她的心跳再次失序。
活躍度?她幾乎每天都掛在上面聽JC的錄音,偶爾也會發(fā)一些自己的碎碎念。
聲音特色?她自己不覺得,但JC說過她的聲音“很有活力”。
互動故事?她和JC的那些對話算嗎?
“被選中”的可能,像一束微弱卻又充滿誘惑的光,照進了她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房。
去,還是不去?
如果被邀請了,她該怎么辦?
她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查看活動詳情。
“聲音速配”、“匿名告白墻”、“真聲演繹”……
這些環(huán)節(jié)聽起來新奇又刺激。
“聲音速配”?和陌生人說話?她下意識地抗拒。
“匿名告白墻”?她可以在上面寫給JC嗎?即使他看不到署名。
“真聲演繹”?那是什么?
她開始不受控制地想象和JC見面的場景。
他會是什么樣子?
會不會很高?還是很清瘦?
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會不會彎起來?
聲音那么好聽,長相應該也不會差吧?
可萬一……反差很大呢?
她會不會失望?
或者,更可怕的是,他會不會對自己失望?
萬一他認出我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生,甚至有點社交恐懼,和APP里那個咋咋呼呼的“小瘋子”完全不一樣……
他會不會覺得被欺騙了?
這些念頭如同纏繞的藤蔓,讓她一會兒興奮得臉頰發(fā)燙,一會兒又焦慮得坐立難安。
檀健次也在思考。
但他的思考,摻雜了更多現(xiàn)實層面的風險評估。
作為檀健次,去參加一個主打“揭秘”、“真實”的線下活動,無異于主動走入聚光燈下的雷區(qū)。
風險太高。
幾乎沒有猶豫,他決定忽略這個活動。
但……
那個念頭又冒了出來。
如果“小瘋子”去了呢?
她那么活躍,聲音也算有特點,萬一她也被邀請了呢?
她會不會去?
那個線下派對,聽起來魚龍混雜。
她那么單純,會不會遇到什么麻煩?
或者……
一個更讓他不舒服的念頭浮現(xiàn)。
她會不會去見別的“網(wǎng)友”?
在那個“聲音速配”環(huán)節(jié),或者別的什么場合,遇到聊得來的陌生人?
就像上次那個“新朋友”一樣?
不。
這次是線下。
是真實的人。
這個想法,像一根細小的針,精準地刺中了他心底某個剛剛冒頭,連他自己都還未完全理解的情緒 G 點。
那種名為“獨占欲”的東西,因為這個線下派對的可能性,而被再次催化,變得更加清晰,也更加……令人不安。
他第一次對“幻音”這個他原本視為避風港的APP,其所謂的“純粹性”,產(chǎn)生了微妙的動搖。
這個活動通知,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
不僅打破了他個人的寧靜。
似乎也打破了他們兩人之間,那條建立在匿名基礎(chǔ)上的,微妙而安全的界線。
湖面泛起了漣漪,并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
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發(fā)出規(guī)律的、沉悶的聲響。
那個問題,在心底盤旋不去。
她會去嗎?
如果她去,他……又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