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簡單洗漱了下,就開始架爐子了,打算白天把爐子安置在房間長椅和茶幾前方。用一個竹筐裝大半筐灰炭放在房間一角備用,又去用陶罐子洗了一小把米,等爐子起火了就放在爐子上面煨米粥。再裝一罐子水等粥煨好后,燒水喝,大冬天的喝些熱水,人也跟著暖和許多。
爐子點好后,讓它在那里小火慢慢煨著米粥,自己則趁著這段時間把空間里昨日采買的物資拿一部分出來放到對應的房間。再把堂屋的茶具拿出一套放到房間茶幾上備用,然后趁著米粥還沒好的時間,坐到梳妝臺上好好打理下自己的頭發(fā)。
把頭發(fā)盤成記憶中未婚女常梳的螺髻,并把空間里昨天晚上買的蝴蝶絹花拿出來戴到了頭上。本來銀手鐲、銀耳墜和銀項鏈想戴著臭美的,不過今天需要外出購物,低調樸素些更好,就沒拿出來。原主留下來的口紅紙沒敢用,也就沒化妝,看著空蕩蕩的梳妝臺,便打算今天去買些化妝品。到時,順便還可以留意下這個時代的化妝品,到時自己做化妝品賣的話可以有個參考。
這時火爐那兒傳來咕嚕聲,粥好了,隨即過去把裝水罐子換上去,也不加炭,就這么煨著。我開始就著熱粥吃些昨日買的糕點,這就算早餐了。吃完早餐后不久,昨日的木柴也分兩批送了過來,送走送柴的人就可以出門了。出門確保爐子不會引起火災,便帶上銀錢打算先去書店了。
走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沒一會就來到府城里比較有名的“墨香齋”,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書坊,內(nèi)里藏書豐富,從四書五經(jīng)到詩詞小說,應有盡有。走進書坊,空氣中散發(fā)著淡淡的墨香和紙頁的清新,那是知識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
四周高聳的書架上滿滿的線裝書,雖然很有吸引力,不過我心里清楚,那書本的價格不是我現(xiàn)在可以承受的。
直奔柜臺,向掌柜的采買自己想要的筆墨紙硯,只是畫畫便買的都是普通材質的。5支畫筆、十來盒顏料、一塊普通石硯共計二兩三錢,還可以接受,但一塊墨居然要三兩銀子,坑爹的。另外紙張多要些了些,買了十刀共700張,花了七錢,共計六兩紋銀,真是太貴了。
出了書店找了個偏僻地落把東西放進空間,又從另一個方向出來前往下一站買化妝品。
來到化妝品店,我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的化妝品種類挺豐富的,女性化妝技術已經(jīng)相當熟練。店里擺著常見的染甲液、畫眉墨、粉底、口紅、香水、胭脂等,還有一些其他化妝工具,包括梳、篦、妝鏡、白瓷化妝盒等。
由于化妝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我只買了一根畫眉墨,一盒胭脂,外加幾個空白的化妝盒,打算后面自己做化妝品。這么一來二兩銀子又出去了。
接下來又去對應的店鋪去買了需要的菜刀、一些鹵肉的香料,一小陶罐的酸蘿卜、一套白瓷碗筷和一些帶蓋的竹筒。最后跑到一個大娘的肉鋪前把她剩下的肉包圓了,包含一扇排骨、兩根筒子骨,一整副豬下水,一個豬頭,兩條豬腿,還有這個時候人們不大愛的瘦肉十多斤。并和大娘預定了一板豬肉,明日來取,多給大娘十文錢拜托她用驢車把豬肉送到家,二兩一錢又沒了。
需要再次采購的物資都買齊了,不過昨天晚上預留的錢也只剩二錢并十二文,也就是212文錢。一晌午的功夫就過了,送走賣肉的張大娘就可以著手做午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