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被釘上就不能再打開,不然就會驚動死者因為短暫開棺而醒來,醒來之后就會記不清通往陰間的路了。
姑姑是因為一場車禍去世的,中秋那天被送到村子里安葬,爺爺說這是個不吉利的日子,但父親一意孤行,現(xiàn)在回想,如果那時候聽了爺爺?shù)脑?,或許就不會發(fā)生那么多怪事了。
我從小在城市長大,對農(nóng)村的風(fēng)俗習(xí)慣知之甚少。姑姑去世后,父親帶著我回到老家,那是一個偏遠(yuǎn)的山村,四面環(huán)山,只有一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外界。
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了。姑姑的靈堂設(shè)在祠堂里,四周點著白蠟燭,空氣中彌漫著檀香味。父親領(lǐng)著我進(jìn)去上香,我看到姑姑安靜地躺在棺材里,臉色比平時還要白皙,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帶著一抹笑容。
"她怎么在笑?"我忍不住問道。
父親神色一凜,瞪了我一眼,示意我不要多嘴。
村里的長輩們圍著棺材忙碌,有幾個老人在一旁低聲交談,時不時朝我們這邊看一眼,眼神中帶著某種復(fù)雜的情緒。
爺爺坐在角落里抽著旱煙,看到我們來了,緩緩站起身,走過來拍了拍父親的肩膀。
"你還是執(zhí)意要今天下葬?"爺爺?shù)穆曇羯硢《统痢?/p>
"爸,都準(zhǔn)備好了,親戚們都來了,不能再改了。"父親堅決地說。
爺爺嘆了口氣,搖搖頭。"那就記住,棺材釘上后,無論發(fā)生什么都不能再打開。"
我在一旁靜靜聽著,心里充滿疑惑,但沒敢多問。
天色漸暗,村民們開始準(zhǔn)備送姑姑最后一程。按照當(dāng)?shù)亓?xí)俗,出殯前要擺宴席,招待前來吊唁的親友。席間,我坐在二叔旁邊,他是村里少有的讀過大學(xué)的人,現(xiàn)在在縣城工作。
"二叔,為什么爺爺說今天不適合下葬?"我小聲問道。
二叔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中秋是團(tuán)圓的日子,陰陽兩隔的人在這天下葬,容易游蕩在人世間,找不到歸路。"
"這...這不是迷信嗎?"我半信半疑。
二叔苦笑一聲:"等你在這村子里住久了,就會明白有些事情,科學(xué)解釋不了。"
吃過飯后,村里的男丁們抬起棺材,開始向山上的祖墳進(jìn)發(fā)。天上的月亮已經(jīng)升起,皎潔的月光灑在山路上,給本就肅穆的隊伍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走到半山腰時,前面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棺材怎么突然變沉了?"一個抬棺的村民喊道。
幾個壯年男子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棺材似乎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的重量。父親皺起眉頭,上前幫忙,但棺材仍然紋絲不動。
"怎么回事?"我問身旁的堂哥。
堂哥面色凝重:"不知道,可能是路不平..."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從隊伍后方傳來:"是不是棺材板松動了?"
人群中頓時一陣騷動,有人說:"快看看是不是釘子松了!"
父親立刻呵斥道:"胡說什么!棺材剛釘上,怎么會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