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姝的童年,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光鮮。鎮(zhèn)遠侯府雖然顯赫,但她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常年駐守北疆,她是由祖母撫養(yǎng)長大的。
祖母是沈家老太太,一個威嚴而古板的女人。她對沈靜姝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她學(xué)習(xí)女紅、規(guī)矩、管家之術(shù),卻從未教她如何去愛,如何去感受。
在祖母看來,女子最重要的就是賢良淑德,能夠為家族帶來榮耀。個人的情感,是不值一提的。
沈靜姝從小便被教導(dǎo),要為家族的利益而活。她的婚姻,她的未來,都必須服務(wù)于沈家。
她也曾有過天真爛漫的時候。她曾偷偷溜出府,去聽街頭的說書先生講故事,去廟會上看雜耍。她曾幻想過,自己也能像故事里的女子一樣,遇到一個心愛的男子,與他攜手一生。
然而,現(xiàn)實很快就打破了她的幻想。她被告知,她將要嫁給謝韞玉,一個她從未見過,也毫無感情的男人。
她試圖反抗過,她跪在祖母面前,哭著求她收回成命。可是,祖母只是冷冷地告訴她,這是沈家的使命,她必須接受。
她的反抗,最終以失敗告終。她被禁足在府中,直到出嫁的那一天。
她帶著滿心的不甘和絕望,嫁入了謝府。她知道,她的自由,她的幸福,都在跨過謝府大門的那一刻,徹底消失了。
在謝府的日子,她就像一只被囚禁在金絲籠里的鳥兒,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她每天都要面對繁瑣的府務(wù),面對謝夫人審視的目光,面對謝韞玉冷漠的態(tài)度。
她感到孤獨,感到無助。她想念北疆的草原,想念策馬奔騰的自由。她想念父親,想念那些在戰(zhàn)場上英勇無畏的沈家兒郎。
可是,她知道,她回不去了。她已經(jīng)是謝家的人了,她的命運,已經(jīng)和謝家綁在了一起。
她將所有的情感都壓抑在心底,努力扮演著一個合格的謝家主母。她告訴自己,不能倒下,不能讓沈家蒙羞。
她將自己的心,一點一點地封閉起來,直到它變得堅硬而冰冷。
4.
大周朝的平靜,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北疆傳來了急報,草原上的匈奴蠢蠢欲動,屢次侵犯邊境。鎮(zhèn)遠侯沈烈率領(lǐng)沈家軍浴血奮戰(zhàn),卻因糧草不濟,陷入困境。
朝堂之上,波濤洶涌。以謝丞相為首的主和派,認為應(yīng)當(dāng)與匈奴議和,避免生靈涂炭。而以鎮(zhèn)遠侯為首的主戰(zhàn)派,則主張誓死抵抗,保衛(wèi)大周的尊嚴。
謝韞玉作為謝丞相之子,自然是主和派的代表。他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力陳議和的好處,贏得了不少朝臣的支持。
沈靜姝聽著下人傳來的消息,心中焦急萬分。她知道,父親和兄長們正在前線浴血奮戰(zhàn),他們需要糧草,需要援軍。
她找到謝韞玉,懇求他向圣上進言,撥發(fā)糧草,增派援軍。
謝韞玉聽了她的話,眉頭微蹙。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說道:“議和才是上策,戰(zhàn)爭只會帶來更多的死亡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