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皺眉沉思,這確實是一個間接獲取軍情的方法,表面上看不那么敏感。
"我需要考慮一下。"我說。
"沒關(guān)系,我們有時間。"燕北寒似乎很有耐心。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應(yīng)對這個局面。一方面,我答應(yīng)了幫助燕北寒;另一方面,我又不想傷害無辜的人。
最終,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我要嘗試促成兩國和平!
這看起來很天真,但我相信,如果能讓雙方領(lǐng)導(dǎo)人坐下來談判,或許能避免一場戰(zhàn)爭。
于是,我開始了新的計劃。
首先,我告訴燕北寒,我愿意幫他聯(lián)系糧草商,但條件是他必須告訴我燕國的真實意圖。
"燕國想要什么?領(lǐng)土?資源?還是僅僅是復(fù)仇?"
燕北寒猶豫了一下,最終說道:"邊境的三座城池和礦產(chǎn)資源。這是燕國生存所必需的。"
"如果南國愿意割讓這些,燕國會停止進攻嗎?"
"理論上是的,但南國不可能同意。"
"那就讓我來試試。"我堅定地說。
燕北寒看著我,眼中充滿了懷疑:"你打算怎么做?"
"我有我的方法。"我神秘地笑道,"你只需要給我時間。"
從那天起,我開始了雙線行動。一方面,我確實幫燕北寒聯(lián)系了一些糧草商,獲取了一些信息;另一方面,我卻開始接觸皇上身邊的大臣,旁敲側(cè)擊地提及邊境問題。
"聽說邊境又起紛爭了?"我在一次宴會上問丞相。
"公主殿下關(guān)心國事,實屬難得。"丞相客套地說。
"本宮只是聽說,那邊境三城,礦產(chǎn)豐富,卻常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若能和平解決,豈不是兩全其美?"
丞相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公主有何高見?"
"本宮愚見,倒不如考慮租借或合作開發(fā)。燕國獲得資源,我國獲得租金或分紅,雙方都能受益,何必非要兵戎相見?"
丞相若有所思:"公主所言極是。只是,此事涉及國體尊嚴,恐怕不易推行。"
"國體尊嚴固然重要,但民生更甚。"我認真地說,"若能避一場戰(zhàn)爭,救萬千百姓于水火,不失為一樁美談。"
這番話不知不覺傳入了皇上的耳中?;噬险僖娢?,詢問我對邊境問題的看法。
"父皇,女兒只是有感而發(fā),并無深謀遠慮。"我謙虛地說。
"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皇上難得對我感興趣。
我詳細闡述了合作開發(fā)的想法,強調(diào)和平共處的重要性。
皇上沉吟良久:"你這個想法,倒是新穎。只是不知燕國是否愿意接受。"
"若父皇允許,女兒愿意以個人名義,通過一些渠道,試探燕國的態(tài)度。"
皇上有些猶豫:"此事干系重大,你一個女子..."
"父皇,正因為女兒是女子,又是太傅之妻,才不會引起懷疑。"我據(jù)理力爭,"更何況,這只是初步試探,若有不妥,女兒立刻停止。"
經(jīng)過反復(fù)商議,皇上終于同意了我的請求,允許我通過私人渠道接觸燕國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