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抬頭看了看刺客,又望了望船外漆黑的湖面。他苦笑一聲,艱難地站起身,朝船舷走去。
"告訴皇上,我李淵,絕不會背叛大隋。"
說,他縱身躍入湖中。
刺客們探頭看了看,見湖面泛起幾個水花,而后歸于平靜。
"死了。"為首的刺客滿意地點點頭,"回去復(fù)命吧。"
刺客們離去后,漆黑的湖面下,李淵屏住呼吸,潛游了很遠才浮出水面。他自小在太原長大,那里有洶涌的汾水,他早已學會了如魚般暢游。
此時的李淵,渾身濕透,筋疲力盡,靠在一處蘆葦叢生的湖岸邊。廷杖的傷口浸在水中,疼痛難忍,但比起死亡,這已經(jīng)是萬幸。
他望著天空中若隱若現(xiàn)的星辰,突然對自己的一生,對自己所效忠的朝廷,產(chǎn)生了深深的懷疑。
老李家世代忠良,可換來的卻是猜忌與陷害。楊廣的暴政日甚一日,天下民不聊生,而自己竟還妄想以一己之力勸諫挽回?
"我錯了嗎?"他低聲問自己。
沒有人回答,只有夜風掠過蘆葦,發(fā)出沙沙的響聲。
李淵七歲那年,他跟隨父親李昞去拜訪一位老者。那是一位隱居山林的奇人,據(jù)說能預(yù)知未來。
老者看了看小小的李淵,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此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日月角崢嶸,龍鳳眉飛揚,乃真龍之相。"
李昞連忙擺手:"先生慎言,此等話萬不可再提。"
老者卻笑而不語,只是送了李淵一枚古玉,上面雕刻著一條龍。
"記住,命由己造,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小小的李淵當時并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只是好奇地把玩著那枚玉佩。
如今,浸透冷水的衣袍緊貼身體,胸前那枚一直隨身攜帶的古玉硌得生疼,李淵這才想起老者的話。
夜更深了,李淵艱難地站起身,環(huán)顧四周。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死人沒有過去,但或許,可以有未來。
他摸了摸胸前的玉佩,朝著遠方黑暗中隱約可見的燈火走去。
三個月后,一個名叫李世民的少年跟隨一位自稱是遠房叔父的男子出現(xiàn)在了太原。這位"叔父"沉默寡言,脊背微弓,看起來像是久病初愈。沒有人知道他就是"已死"的李淵。
回到家族所在地,李淵發(fā)現(xiàn)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楊廣對李氏家族的打壓遠未停止,幾位兄弟或被貶或被軟禁,家族產(chǎn)業(yè)被大肆侵占。
與此同時,天下局勢也風雨飄搖。楊廣窮兵黷武,連年征伐高麗,民不聊生。各地義軍蜂起,山東起義軍首領(lǐng)郝孝德自稱"救世主",河北瓦崗軍勢力日盛,江南農(nóng)民領(lǐng)袖杜伏威占據(jù)大半江南。大隋江山,已是風中殘燭。
李淵與幼子李世民隱居太原,表面上過著平靜的生活,實則暗中聯(lián)絡(luò)舊部,觀察時局變化。
一日,李淵正在院中讀書,一位風塵仆仆的老者求見。
李淵見是舊時好友裴寂,大喜過望,將其迎入內(nèi)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