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的清晨薄霧彌漫,張日水站在"聚寶齋"古董店的后院,審視著鏡中的自己。經過三天準備,他已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深灰色長衫,圓框眼鏡,兩鬢微霜,活脫脫一個中年學者模樣。最妙的是系統提供的"面容微調"功能,只花了50積分,就讓他的五官變得平庸無奇,混入人群就找不出來。
"身份設定完善。"系統匯報,"周明,42歲,北平來的古董商,專攻青銅器鑒定。與張家無任何已知關聯。"
張日水,現在該叫周明了。他點點頭,拿起桌上的銅鏡碎片。這是他從紅府密室?guī)С鰜淼那嚆~鏡殘片,邊緣還保留著部分紋路。完美的敲門磚。
"張啟山今天的行程?"
"上午十點抵達'博古軒'參加鑒寶會,隨后回府用午膳。"系統回答,"根據分析,他每周三下午會在書房獨自處理事務兩小時,這是最佳接觸時機。"
張日水將銅鏡碎片小心包好,放入懷中。計劃很簡單:以鑒定青銅器為由接近張啟山,套取關于1928年張起靈的情報。
危險,但別無選擇。
博古軒位于城南古玩街中心,是長沙城最負盛名的古董店。張日水提前半小時到達,選了個不起眼的角落位置。店內已有十幾位客人,大多是富商和收藏家,三三兩兩討論著展柜中的藏品。
十點整,張啟山準時出現。他今天穿著藏青色長衫,右手依然戴著標志性的黑皮手套,左手盤著兩枚青銅核桃,步履沉穩(wěn)有力。店主立刻迎上去,恭敬地引他到主座。
"感謝諸位賞光。"張啟山環(huán)視眾人,聲音不怒自威,"今日鑒賞主題是戰(zhàn)國青銅,有真品,也有高仿。誰能辨出全部贗品,張某以漢代玉璧相贈。"
眾人躍躍欲試。張日水耐心等待,直到第三輪鑒定時才開口。那是一尊青銅鼎,所有人都認為是真品,他卻指出了幾處微妙的工藝差異。
"周先生好眼力。"張啟山第一次正眼看他,"確是民國仿品,但能騙過九成行家。先生何方高人?"
"北平周明,略通金石。"張日水拱手,故意帶點北方口音,"張大佛爺的收藏才令人嘆服。"
張啟山眼中閃過一絲興趣。接下來的鑒賞中,張日水刻意展現專業(yè)知識,又不顯得賣弄。當談到青銅紋飾的演變時,他裝作不經意地提及:"最神秘的當屬某些特殊紋路,比如1928年出土的那批..."
張啟山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顫了一下:"先生對那批文物也有研究?"
"只聞其名。"張日水謙虛道,"據說紋路與常規(guī)青銅器截然不同,可惜無緣親見。"
"確實獨特。"張啟山語氣平淡,眼神卻銳利起來,"周先生若有興趣,可來寒舍一敘。張某收藏了幾件拓片。"
正中下懷。張日水故作驚喜地應下邀約,約定下午三點登門。
離開博古軒,張日水繞了幾條巷子確認無人跟蹤,才回到臨時落腳的小院。他換了一身更考究的衣服,取出銅鏡碎片再次檢查。
"小九,掃描張啟山的反應。"
"目標對'1928年'關鍵詞有明顯生理反應。"系統分析,"瞳孔擴張0.3秒,脈搏加速12%??梢源_定該年份對他有特殊意義。"
下午兩點半,張日水來到張府。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宅,比紅府更加氣派。管家引他穿過三重院落,來到張啟山的書房。
書房寬敞明亮,四壁書架直抵天花板,中間一張紅木大案上擺著幾件青銅器。張啟山正在沏茶,見他進來,做了個請坐的手勢。
"周先生對青銅器如此了解,師承何人?"
"自學為主。"張日水小心應對,"早年有幸結識幾位考古學家,學了些皮毛。"
張啟山不置可否,從案下取出一個錦盒:"請看這個。"
盒中是一張青銅紋飾拓片,紋路繁復詭異,與紅府密室中的青銅鏡如出一轍!張日水強忍激動,裝作初次見到的樣子仔細端詳。
"奇特...這紋路似乎蘊含某種規(guī)律,像是...文字?"
"好眼力。"張啟山點頭,"這是一種失傳的古文字,至今未能完全破譯。"
張日水趁機從懷中取出銅鏡碎片:"巧了,我前日收的這件殘器,紋路竟與拓片相似。"
張啟山接過碎片,眼神瞬間變了。他仔細檢查每一個刻痕,手指在某個符號上停留良久:"周先生從何處得來?"
"鄉(xiāng)下收的,賣家說是祖?zhèn)髦铩?張日水早已編好說辭,"可惜只剩這么一點。"
張啟山沉吟片刻,突然問道:"先生可聽說過'青銅會'?"
來了!張日水心跳加速,表面卻不動聲色:"略有耳聞。據說是個研究古青銅的神秘組織?"
"不止研究。"張啟山的聲音壓低,"他們還相信某些青銅器具有...特殊力量。"
"比如?"
"比如跨越時間。"張啟山直視他的眼睛,"先生信嗎?"
這個問題是個陷阱。張日水假裝思考:"作為學者,我傾向于懷疑。但世間之大,無奇不有..."
張啟山突然換了個話題:"1928年,甘肅出土了一批奇特青銅器,上面的紋路與此類似。當時去了批考古隊,生還者不足三成。"
"發(fā)生了什么?"
"官方說法是沙暴。"張啟山摩挲著銅鏡碎片,"實際上...是那些青銅器'活'過來了。"
張日水背后一涼?;钸^來?像紅府密室里的青銅鏡那樣?
"幸存者中有位張姓學者,"張啟山繼續(xù)道,"他帶回了一件樣品,但不久后就...變了個人。"
張姓學者?張起靈?張日水強作鎮(zhèn)定:"怎么個變法?"
"記憶混亂,行為異常,有時像能預知未來。"張啟山盯著他,"就像...身體里住進了別的什么東西。"
這個描述讓張日水想起丫頭體內的"門徒"。難道張起靈也曾被"門后之物"附身?
"那位學者后來如何?"
"消失了。"張啟山收起拓片,"1929年春,他留下一本日記,然后不知所蹤。"
日記!張日水眼前一亮。如果能找到那本日記...
"說起來,"他裝作突然想起,"我?guī)Я它c上好的普洱,不知佛爺可愿賞光一品?"
張啟山略顯意外,但點頭同意。張日水從隨身布包取出茶餅,親自沖泡。茶香氤氳中,他悄悄釋放了系統兌換的"松弛劑"——一種能讓人降低警惕的溫和藥物,價值80積分。
藥效很快顯現,張啟山的話漸漸多起來,從青銅器聊到長沙風物,再到九門秘辛。張日水耐心引導,終于等到張啟山起身去書架上取一本書時"不小心"碰倒了一個花瓶。
"我來幫忙。"張日水迅速上前,趁機觀察書架后的墻壁——有個幾乎不可見的縫隙,是暗格!
"不必。"張啟山擋了一下,但藥物影響下動作慢了半拍。張日水假裝踉蹌,手肘"無意"撞在暗格位置。機關觸發(fā),一塊墻板滑開,露出里面的小保險箱。
"抱歉!我太不小心了..."張日水連忙后退,卻已將保險箱位置和型號記在心中。
張啟山臉色陰沉地關上暗格:"周先生請回吧。張某突然想起還有要事。"
張日水識相地告辭,臨走時注意到張啟山的右手一直按在腰間——那里肯定有武器。
回到住處,他立刻開始計劃夜探張府。系統掃描顯示,那種保險箱是德國制,需要指紋和密碼雙重認證。
"能破解嗎?"
"需要近距離掃描。"系統回答,"建議宿主兌換'夜視增強'和'指紋復制'功能,共需200積分。"
夜幕降臨,張日水換上一身黑衣,臉上蒙著黑巾。胸口的麒麟紋身隱隱發(fā)熱,似乎在預示什么。他輕車熟路地來到張府后院,翻墻而入。
書房所在的主樓還有燈光。張日水潛伏在樹影中,耐心等待。約莫一小時后,燈滅了,張啟山獨自離開,看樣子是去臥室休息。
確認四下無人后,張日水撬開書房窗戶翻了進去。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輕手輕腳來到書架前,找到暗格位置。
"小九,掃描。"
"檢測到指紋鎖和六位密碼。"系統匯報,"張啟山的右手拇指指紋。密碼...等等,有異常!"
突然,書房門被猛地推開!張啟山站在門口,手中黑洞洞的槍口直指張日水:
"果然是你。"
張日水僵在原地。被識破了?怎么可能?
"誰派你來的?青銅會?還是紅二爺?"張啟山逼近一步,"摘下你的面巾。"
別無選擇,張日水緩緩拉下面巾,露出"周明"的臉。但張啟山冷笑一聲:
"不夠。我要看你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