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長沙城籠罩在薄霧中,張日水站在穿衣鏡前,審視著自己的新形象。系統(tǒng)兌換的"易容大師"技能將他變成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學者——灰白頭發(fā),皺紋深刻,連手指關(guān)節(jié)都顯得粗大蒼老。他穿上提前準備的深藍色長衫,戴上圓框眼鏡,活脫脫一位老教授。
"持續(xù)時間還剩22小時37分鐘。"系統(tǒng)提醒,"建議宿主在能力失效前完成主要任務(wù)。"
張日水點點頭,將日記本和銅鏡碎片小心收進內(nèi)袋。胸前的麒麟紋身依然微微發(fā)熱,似乎在提醒他時間緊迫,他必須趕在日落前抵達黑水城遺址。
"張啟山的飛機幾點起飛?"
"原定上午八點。"系統(tǒng)回答,"但根據(jù)昨夜沖突,他可能加強戒備。"
張日水嘴角微揚:"所以他更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周教授'來指點迷津。"
天剛蒙蒙亮,張日水便拄著拐杖來到張府大門。守門的護衛(wèi)見到這位陌生老者,警惕地上前阻攔。
"勞煩通報張佛爺,就說北平大學周維鈞求見。"張日水故意顫巍巍地掏出一張名片,"為孽徒周明之事致歉。"
護衛(wèi)將信將疑地進去通報。不到五分鐘,張啟山親自迎了出來,雖然眼下掛著熬夜的烏青,但衣著依舊一絲不茍??吹?周教授"時,他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老先生是周明的老師?"
"慚愧。"張日水咳嗽兩聲,聲音沙啞,"昨日得知孽徒冒犯佛爺,特來賠罪。那銅鏡碎片本是老朽托他代為鑒定,不想他竟..."
張啟山目光銳利地打量著他:"周教授如何得知昨夜之事?"
"今早在他房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張日水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上面寫著"恩師親啟"。這是他連夜偽造的,字跡模仿了"周明"的筆跡,內(nèi)容則是周明懺悔自己受人指使接近張啟山,現(xiàn)已畏罪潛逃。
張啟山接過信仔細閱讀,眉頭越皺越緊。信中"周明"暗示指使他的人對1928年的青銅器異常感興趣,尤其是黑水城遺址。
"老先生可知是誰指使他?"
"慚愧,老朽多年未出書齋,對江湖事一無所知。"張日水搖頭嘆息,"但孽徒信中提到的黑水城...老朽倒有些研究。"
他故意停頓,果然引起張啟山興趣:"哦?愿聞其詳。"
"民國十三年,老朽曾參與考察過那一帶。"張日水信口編造,"當?shù)赜袀餮?,每逢六月十八,黑水城遺址會出現(xiàn)'鬼影重現(xiàn)'的奇觀。"
張啟山瞳孔微縮:"今天就是六月十八。"
"正是。"張日水嘆息,"孽徒信中說他已前往黑水城,恐怕會惹出大禍。老朽雖年邁,卻不能坐視..."
張啟山沉思片刻,突然道:"巧了,張某今日正要去甘肅辦事。若老先生不嫌棄,可同乘飛機前往。"
正中下懷!張日水內(nèi)心狂喜,表面卻故作猶豫:"這...太叨擾了。"
"無妨。"張啟山微笑,笑意卻未達眼底,"正好路上向老先生請教青銅器學問。"
一小時后,張日水坐進了張啟山的私人飛機。這是架德國產(chǎn)的容克運輸機,經(jīng)過改裝,機艙內(nèi)相當舒適。除了飛行員,只有張啟山和兩名保鏢同行。
飛機起飛后,張啟山親自為"周教授"斟茶:"老先生研究青銅器多少年了?"
"四十余載。"張日水啜了口茶,開始背誦系統(tǒng)提供的青銅器知識,"最早從殷墟甲骨開始..."
兩人的交談看似尋常,實則暗藏機鋒。張啟山不斷拋出專業(yè)問題試探,張日水則憑借系統(tǒng)資料庫對答如流。當話題轉(zhuǎn)到黑水城時,張啟山突然問道:
"老先生可聽說過'青銅活紋'?"
張日水心跳加速,表面卻不動聲色:"可是指那些會自行變化的紋路?老朽只在古籍中見過記載,從未親見。"
"1928年的考古隊聲稱發(fā)現(xiàn)了這種紋路。"張啟山盯著他的眼睛,"但所有照片都模糊不清,唯一帶回的樣品也...出了問題。"
"什么問題?"
"它吃人。"張啟山聲音壓低,"不是比喻。那青銅器真的會吞噬接觸它的人,從皮膚開始,直到整個人變成青銅雕像。"
張日水想起紅府密室里的青銅鏡,以及它如何"吞食"丫頭。他裝作震驚的樣子:"竟有此事!那...樣品現(xiàn)在何處?"
"失蹤了。"張啟山移開視線,"連同當時負責研究的張教授一起。"
張教授——張起靈。張日水強忍追問的沖動,轉(zhuǎn)而談起古籍中關(guān)于"活青銅"的記載。談話間,飛機已越過秦嶺,向西北方向飛去。
下午三點,飛機降落在蘭州郊外的一個簡易機場。張啟山早已安排好汽車和向?qū)?,一行人馬不停蹄地向黑水城遺址進發(fā)。
"還有多遠?"張日水問向?qū)?。這位滿臉風霜的當?shù)乩先私旭R老三,據(jù)說多次帶人去黑水城。
"天黑前能到。"馬老三聲音沙啞,"但太陽落山前必須離開,那里...晚上不太平。"
汽車在崎嶇的土路上顛簸,窗外景色越來越荒涼。約莫兩小時后,馬老三突然指著遠處:"到了!"
張日水順著他手指方向望去——一片廢墟孤零零地矗立在戈壁灘上,殘垣斷壁間隱約可見奇怪的金屬反光。更詭異的是,廢墟上空籠罩著一層似有若無的灰霧,使得整個遺址看起來像隔著一層毛玻璃。
"那霧氣..."
"一直這樣。"馬老三搖頭,"五年前考古隊來后就再沒散過。"
車隊在遺址邊緣停下。張啟山吩咐保鏢留在車上,只帶了一名心腹跟隨。張日水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跟在他們身后。
踏入遺址的瞬間,張日水胸前的麒麟紋身突然劇烈灼痛!他強忍疼痛,仔細觀察四周。這里比想象中保存得完整,雖然大部分建筑已經(jīng)坍塌,但仍能看出曾經(jīng)的規(guī)模。地面上散落著各種考古工具,有些已經(jīng)被風沙半掩。
"奇怪。"張啟山蹲下查看一個指南針,"指針不動。"
張日水也注意到異?!@里太安靜了,沒有風聲,沒有蟲鳴,連呼吸聲都似乎被某種力量壓制。更詭異的是,空氣中漂浮著細微的青銅色顆粒,在夕陽下閃閃發(fā)光。
"那邊有人!"張啟山的心腹突然低呼。
順著指引,張日水看到廢墟中央站著幾個人影,一動不動。三人謹慎靠近,眼前的景象讓張日水寒毛直豎——那是五個穿著民國考古隊制服的人,保持著各種姿勢:有的正在挖掘,有的在記錄,有的似乎在奔跑...但他們?nèi)寄淘谠?,皮膚呈現(xiàn)出詭異的青銅色澤!
"是...雕塑?"心腹聲音發(fā)顫。
張日水小心觸碰其中一個"人"的手臂——冰冷堅硬,確實是青銅,但細節(jié)精細到每一根睫毛都清晰可見,仿佛真人瞬間被轉(zhuǎn)化。
"1928年的考古隊。"張啟山臉色發(fā)白,"這就是...他們最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