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在陣前罵了半天,也沒見樊梨花出來,心中好不氣惱。他暗罵樊梨花:“這個黃毛丫頭,看了八卦顛倒迷魂陣,是不是嚇得躲了起來,不敢出頭露面了?”他正在生氣,忽見唐營中跑出兩匹戰(zhàn)馬,仔細一看,前面坐著的正是自己切齒痛恨的仇人程咬金,火騰的一下就冒上來了,心說:好你個程咬金,在鎖陽關(guān)你把我騙苦了,今天我不將你千刀萬剮,難解我心頭之恨!想罷,立馬橫刀,高聲斷喝:“程咬金,老匹夫!我要樊梨花來見我,不想你卻來了,真是望鄉(xiāng)臺唱梆子——不知死的鬼!既然來了,你就休想活著回去!休走,看刀!”
程咬金見蘇海舉刀摟頭砍來,急忙一帶大肚子蟈蟈紅戰(zhàn)馬,往旁邊一閃,高聲叫道:“蘇海,你住手!你也不睜開你那兩只狗眼看看,老夫我是跟你出陣交鋒的嗎?我既沒帶兵,也沒帶將,就只帶我小孫孫姜須。我奉命出營,與你有要事相談。不想你不問青紅皂白,舉刀就砍,你說你渾不渾?”
蘇海一聽,心說:這個老東西,也太膽大了,竟敢單人獨騎跑到陣前!他既說有要事相商,但不知是什么要事,待我問明,再殺他不遲。想罷,收刀問道:“老匹夫,你有何要事,快快說來!”
“蘇海,你家大王已經(jīng)服輸了,派來丞相向我大唐遞了降書。可你們不識時務(wù),又搬出一個什么白石妖道,他竟然在圣人面前賣字畫,在江邊賣水,擺下一座小小的八卦顛倒迷魂陣,妄想嚇住我們。殊不知,我家樊元帥乃梨山老母的高徒,智勇雙全,熟諳陣法,要破這小小迷魂陣,易如反掌。她與你等約定好破陣,不想她突然得病,臥床不起,這也是你們不該今天死,還有幾天陽壽。今日她暫不出戰(zhàn),你且回關(guān)等候,等樊元帥病好之后,再去破陣,取爾等狗命!”
蘇海聽完,哈哈大笑道:“老匹夫,你又胡言亂語,還想哄騙本帥,真是癡心妄想!分明是樊梨花不會破陣,裝病不敢露面,要你來搪塞于我。你要本帥收兵,這也不難,只要樊梨花出營一見,我只要看她是真病,本帥大仁大義,即刻收兵,等她病好之后,再作道理。如果看出她是裝病,想要我收兵,勢比登天還難!如果樊梨花避而不見,老匹夫,你就休想活著回去!”
“你說得沒道理,樊元帥染病在床,怎能出來見你?老夫偌大年紀,還能欺騙你?”
“呸,老匹夫,你說的謊還少嗎?就憑你上次在鎖陽城對我說謊,今天我就要取你的性命,看你還說不說謊了!休走,看刀!”
程咬金見蘇海舉刀又砍,忙閃在一旁,叫道:“等一等!”
“你叫我等誰?今日樊梨花不露面,本帥定要你的性命!”
“你聽我說,老夫奉軍師之命前來勸你退兵,臨行時軍師再三囑咐,不準與你動手。還說,如抗令不遵,定斬不饒?,F(xiàn)在你非要與老夫交手,真若把老夫惹急了,老夫可不饒你,若真殺了你,回去我也活不成!為了殺你,老夫把性命丟了不值得!”
“老匹夫,你死到臨頭,還要吹牛!干脆也別叫你們軍師費事了,我就替他代勞,送你上西天吧!”
蘇海說罷,舉起大刀向程咬金砍去。程咬金帶馬閃開罵道:“好一個蘇海,欺負老頭兒,你真是扒絕戶墳,踹寡婦門,算哪門子的好漢!
蘇海一聽,火冒三丈,氣得哇呀哇呀直叫。程咬金說:“你先別哇呀,要論哇呀,你可比不了老爺爺我!”
蘇海大喊道:“真是氣煞我也!”
“蘇海,我還真沒有氣死人的本事;如果有,我就把你和白石妖道都氣死,我們大唐可就省事了!”
蘇海再也聽不下去了,掄刀又砍。程咬金只好摘下八卦金纂兒開山斧,來戰(zhàn)蘇海。蘇海對他那三斧子早已領(lǐng)教過了,躲開之后,哈哈大笑,說道:“老匹夫,你那三招兒使完,還有什么本領(lǐng)?今天本帥不送你上西天,誓不為人!”
姜須在后陣看得真切,見老千歲亂劈、亂砍、亂殺,已經(jīng)招架不住了,急忙回營報與軍師。軍師一聽,忙令薛丁山和薛應(yīng)龍帶兵一千,即刻出營,接應(yīng)程老千歲。
薛丁山父子二人得令,放炮出營。還沒等薛丁山上陣,薛應(yīng)龍就一馬當(dāng)先,沖到陣前大叫:“老千歲快快退下,薛應(yīng)龍來也!”
他話到馬到,讓過程咬金,揮刀擋住蘇海,二人也不說話,便戰(zhàn)在一處,雙方戰(zhàn)鼓驚天動地,戰(zhàn)了三十余合,不分上下。但薛應(yīng)龍畢竟年輕,體力不支,再戰(zhàn)下去,就顯得非常吃力,已經(jīng)汗流滿面,大口喘著粗氣。
薛丁山在后邊一看,怕薛應(yīng)龍吃虧,忙對程咬金說:“老千歲,你回營去吧,我得去接應(yīng)應(yīng)龍!”
他正要催馬前去,唐營三聲炮響,闖出一隊人馬,紅旗飄揚,薛金蓮、賀連英、鄒玉娘、刁月娥、陳金定、竇仙童六人左右分開,當(dāng)中閃出一匹桃花馬,馬上端坐一人,正是大唐征西大元帥樊梨花。薛丁山和程咬金大吃一驚,忙上前說道:“元帥病體未愈,豈能上陣?”
樊梨花面容憔悴,強打精神,說道:“我在后營聽到戰(zhàn)鼓之聲,準知蘇海前來討陣,怕眾將難以勝他,才到大帳見軍師討令。我來不想和他交戰(zhàn),只想說服他,要他退兵?!?/p>
這時,薛應(yīng)龍已敗下陣來,蘇海在后邊正緊追不舍,樊梨花急忙上陣,讓過薛應(yīng)龍,迎住蘇海。
蘇海一眼就認出了樊梨花,不由一怔。只見人不歡,馬不炸,繡絨刀掛在得勝鉤上,赤手空拳來到陣前。蘇海原以為樊梨花是裝病,可臨近一看,樊梨花既沒頂盔,又沒掛甲,面如金紙,目光失神,無精打采,在馬上前仰后合,左右打晃。蘇海這才相信樊梨花果然病了。他用刀一指。說道:“樊元帥,你和我們說好去破陣,為何說了不算?”
樊梨花一聽,氣往上沖,說道:“蘇元帥,為人說話講的是一個信字。我樊梨花恪守信用,說到做到,絕不口是心非。誰知事有不巧,本帥日前中了卸甲風(fēng),四肢無力,不能前去破陣,這也是事出有因,并非失信于你。你如果明禮義,就該速速收兵回關(guān)。待本帥病愈之后,再去破陣!”
程咬金也馳馬來到陣前,說道:“蘇海,剛才你不是說過嗎,只要看見我家元帥真病了,就即刻收兵?,F(xiàn)在你看見了吧?你言猶在耳,豈可反悔?”
蘇海心想:白石道長讓我來探探唐軍虛實,他說不必催唐軍去破陣,因為陣只是大體擺好,還不全不細。我何不來個順水推舟,顯得大氣一點兒呢?想罷,說道:“樊元帥,本帥原不知你真有病,才堵營討陣。如今知道你果然是有病在身,本帥決不乘人之危,強你所難。你可回營調(diào)養(yǎng),何時康復(fù),何時去破陣!”
說完,他即刻傳令收兵回關(guān)。樊元帥也在眾將陪同下回到大營,還沒等甩鐙,就從馬上掉了下來,幸虧六員女將在鞍前馬后護住,才沒有摔著。大家七手八腳將她扶進寢帳。她一頭躺在床上,昏迷過去。
薛丁山也焦急地跟了進來,一見大驚,急叫軍中郎中搶救,過了半天,樊梨花才蘇醒,可身體異常衰弱,呼吸急促。
眾將見樊梨花醒過來了,才離開寢營來到帥賬。這時,徐懋功對眾將說道:“樊元帥真是膽量過人,帶病上陣,從容退敵,也多虧老千歲能言善辯,和蘇海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才避免一場廝殺。樊元帥身懷六甲,不能帶兵破陣,加之兵將不足,看來只有回朝搬兵了。朝中還有不少小將,個個本領(lǐng)超群,也該上戰(zhàn)場來為國立功了。如秦英、羅章上次送羅通靈柩回京,以后未見回來。他二人的武藝就非同一般。依我之見,寫好折報,馬上派人回京?!?/p>
眾人都點頭稱是,只是不知軍師要選派何人,都眼睜睜瞅著軍師。只見軍師用手一指,說道:“這事還得請老千歲辛苦一趟!”
程咬金一聽,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滿心的不高興,說道:“軍師,我可不是小伙子啦!怎么,只要一搬兵一請人,你總是琢磨我呢?我這么一大把年紀,禁不住折騰了,你就別老盯著我啦!”
徐懋功一聽,哈哈大笑,說道:“老千歲何必過謙,姜還是老的辣呀!朝中的事,你最熟悉,一辦就靈,別人誰也代替不了。再說,你離家日久,也可借此機會,看一看我那老弟妹呀!”
徐懋功的后一句話可把程咬金逗樂了,他說:“三哥,說實在的,我和你弟妹雖是老夫老妻的,可有時還真想她!”
他的話逗得大家都捧腹大笑。程咬金說:“你們都笑什么!誰不想自己老婆?你們不過心里想,嘴上不說罷了!軍師既然要我回京,我遵命就是。但不知要何時啟程?”
“依我之見,晚走不如早走,明天一早你就動身吧。到了京城,千萬不能耽擱,早去早回,越快越好,以免大家惦念。你帶幾個從人?”
“不用了,往回走,各關(guān)都是咱們的人,我單人匹馬走更隨便!”
“老千歲一路多保重?!?/p>
“嗐,準沒事兒,不用你們操心。我可是對梨花放心不下,你們要好好照看她,特別是丁山?!?/p>
第二天一早,老千歲打馬啟程,徐懋功帶領(lǐng)眾將送出大營,互道珍重。
老千歲回京心切,快馬加鞭,離開白虎關(guān),跋山涉水,饑餐渴飲,一路順風(fēng),太平無事,過了玄武關(guān)、朱雀關(guān)、青龍關(guān)、寒江關(guān)、鎖陽城、接天關(guān)、銀霞關(guān)、金霞關(guān),又過了界牌關(guān),真是行走如飛呀!
這一天,來到長安城,老千歲看見城闕宮殿,不由在馬上仰面一陣大笑:“哈哈,我老程回來嘍!”
他心中萬分高興,馬上加鞭進城,他哪曾料到,城內(nèi)正有一件鬧心的事在等著他呢!
自從薛丁山帶二路兵馬西征以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各府的少國公業(yè)已長大成人。
秦英、羅章在上次征西路上護送羅通靈柩回京,高宗李治念及秦、羅二家是開國元勛,都只有一棵獨苗,便沒有讓他倆去西涼。秦英、羅章加上段林之子段茂、殷鳳之子殷奎、馬慶之子馬士珍、尉遲寶林之子尉遲江、尉遲寶慶之子尉遲松,另外還有鐵朋、柴舉、王慶、尤吉、劉林、程通,共是十三位少國公。十三人當(dāng)中,羅章最大,程通最小。他們相互往來,情同手足。
高宗李治讓尚書右仆射褚遂良教他們學(xué)文,讓鎮(zhèn)殿將軍尤霸教他們習(xí)武。這十三人中,論武藝,數(shù)秦英和羅章最好;要論力氣,就得數(shù)秦英了。那真是上山能打虎,下??汕茯浴S劝蕴貏e喜歡秦英,教他使錘,并把自己的兩柄寶錘——八棱紫金錘送給了他。那可是如魚得水,秦英使起錘來,真是錘大力沉,錘法出奇,玄妙莫測,無人能敵。他幾次向皇舅李治請求去西涼搭救父親,可李治就是不答應(yīng)。李治連連接到從西涼來的喜報,知道唐軍收了樊梨花,勢如破竹,連連奪關(guān),覺得不必再派兵將增援。
秦英雖是秦家的獨苗,但不是獨生子。原來,長平公主自和秦懷玉結(jié)婚后,先生了一子,取名秦漢,不料在三歲時忽然失蹤,四處懸賞尋找,許下黃金千兩,也沒有找回來,公主哭得死去活來,終日以淚洗面。直到第二胎生了秦英,才把全部母愛投在秦英身上。秦英想要星星,她就淘換天梯上天去摘。唐太宗和長孫娘娘特別疼愛長平公主,也非常疼愛秦英。秦英在嬌生慣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長大,驕傲成性,天不怕,地不怕。他十二歲那年的一天,進皇宮給皇老爺請安,有個太監(jiān)阻攔他。他心頭火起,把那太監(jiān)痛打一頓,邊打還邊喊:“我把你腦袋揪下來!”
唐太宗知道這事后,說道:“秦英,你要揪太監(jiān)的頭,那不成了揪頭小太歲了嗎?”
秦英雖然年少,卻聰慧過人,立刻跪在地上叩頭,說道:“謝皇姥爺封我為揪頭小太歲!”
唐太宗原本和御外孫開開玩笑,不想這小家伙竟認真起來,一笑,說道:“你小小年紀,當(dāng)什么太歲?”
秦英腦子可真快,反駁道:“自古道,君無戲言。我這“揪頭小太歲”算是當(dāng)定了!”
從此,他就自命為“揪頭小太歲”,朝中文武,對他都另眼相看,知道他有皇上護著,誰也不敢惹他。他性情剛強,愛打抱不平,在外邊也沾惹一些是非,長平公主怕他惹禍,常數(shù)落他。秦英對母親非常孝順,收斂不少。
自從秦懷玉當(dāng)上征西先鋒,在鎖陽城被俘后,秦英便一心救父,校場比武奪得征西二路副元帥,不想一到界牌關(guān)便護送羅通的靈柩又回到京城,再想去西征,皇舅李治不準,他只好跟隨尤霸刻苦練功,武藝日見長進。
這年的清明節(jié),十三位少國公在尤霸府中練武已畢,尤霸讓他們回去上墳祭祖,怕他們出去惹禍,便再三叮囑他們要安分守己,并特意囑咐秦英:“你爹不在家,千萬不能惹你娘生氣!”
秦英回府,跟公主說明師父讓他們?nèi)ド蠅灱雷妗9髦纼鹤硬皇莻€省油的燈,便說:“今天,你哪兒也不許去,只可在花園內(nèi)賞花望景,悶了就在花園里練練功?!?/p>
秦英連聲稱是,公主還是不放心,又指派八個家人看著秦英,并說道:“你們好好看著他,如果少國公走了,拿你等問罪!”
八個家人領(lǐng)命,陪秦英在花園里游玩。秦英能在這小小的花園里待住嗎?工夫不大,他就玩膩了,對家人們說:“這花園沒有什么好玩的,我們還是到外邊遛馬去吧!”
家人們一聽,忙說:“不行,不行!公主令我們看住少公爺,不準您出花園。如果您出去了,我等可吃罪不起呀!”
秦英兩眼一瞪,說:“你等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跟你等商量,是看你等平時不錯。如小爺不跟你們說,我自己出去遛馬,你等誰敢攔擋?再說,我們出去玩玩,又不惹禍,你們怕什么?我娘又不會到花園來找我。待我們玩夠了,回府后不告訴我娘,她能知道嗎?如果你們真的怕沾包,那也好,我自己出府遛馬,你們就在花園里等我吧!我出去果真闖了禍,你們八個人誰也跑不了!”
他說完話,轉(zhuǎn)身就走,八個家人嚇得張口結(jié)舌,萬般無奈,只好乖乖地跟著秦英。一個家人問道:“少國公,咱們上哪兒玩去呀?”
秦英眼珠一轉(zhuǎn),說道:“你等全都膽小怕事,這樣吧,咱們找個不招事兒的地方去玩玩,省得你們提心吊膽。咱們拿著釣魚桿和魚餌,到金水河彩仙橋釣魚去,這惹不了禍吧!”
家人們忙說:“不行,不行!金水橋的魚可釣不得。那是皇宮養(yǎng)的魚,有軍兵看守。誰要去金水河釣魚,那可是犯罪呀!咱們可不能知法犯法?!?/p>
秦英哈哈一笑,說道:“金水河的魚別人不能釣,小爺我還不能釣嗎?守河的軍兵我都認識,我已在那兒釣過多次啦!而且每次釣完魚,我都給我皇舅送進宮里去,你們放心吧!”
八個家人還是半信半疑,問道:“您的話可是當(dāng)真?”
“嗐,你們別磨叨了,快跟我走吧!”
八個家人只好順從地拿著釣魚用的家把什兒,給秦英牽過馬來。秦英翻身上馬,八個家人步下緊跟,由花園后門出來,直奔金水河彩仙橋而去。
來到橋頭,見四個軍兵一邊倆,守在金水河的兩岸。秦英下了馬,叫家人把馬拴在橋礅上。他沖橋這邊的兩個軍兵大步走去。那兩個軍兵一見秦英,老遠就迎了上來,躬身施禮,畢恭畢敬地說:“少國公,久未到此,我們時常念叨您。怎么今日有閑空兒到此,是想釣魚嗎?”
“對。我皇舅就愛吃我釣的魚,所以今天帶幾個家人來釣。如今天不是清明節(jié),我也沒有閑工夫!”
兩個軍兵滿面堆歡,說道:“少公爺,那您就痛痛快快地釣吧!”
秦英選好地方,八個家人遞過魚桿后就坐在兩旁相陪。心說:就你這個脾氣還想釣魚!一會兒魚釣不上來,非急得跳下河去抓不可!
·來來往往于金水河的人絡(luò)繹不絕,可一見秦英在此釣魚,都不敢停留觀看,老遠就躲著走,誰也不敢來打擾他。
秦英剛把桿放好,就見魚漂動,心中大喜,剛要起桿,咣!一聲鑼響,那漂就不動了。甭說,魚兒準是讓這鑼聲驚跑了。
你說,秦英剛坐這兒釣魚,魚若咬釣,那他有多高興呀!不料,魚剛要上鉤,卻讓鑼聲驚跑了,他空喜一場,能不生氣嗎?他放下魚桿,問道:“是什么人敲鑼?”
還沒等家人回答,他就看見有一隊人走上彩仙橋,老百姓慌忙閃在一旁。兩旁做小買賣的也慌作一團,賣瓜子的提起籃子,賣柴禾的推開車子,賣烤地瓜的忙把爐子挪到一邊。一個小女孩兒不知出了什么事,嚇得哭了起來。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喊道:“這是誰家的孩子?把她扔到金水河里喂魚!”
有人上前抓起小女孩兒一扔,撲通!扔河里了。
秦英立時火冒三丈,誰這么狂呀?他仔細觀看,原來是一支開道隊,那真是對對鞭子對對棍,對對鐵鎖對對繩,好不威風(fēng)!后面有一乘八抬大轎跟著,兩邊人都屏息低頭,不敢仰視。
八個家人忙對秦英道:“少公爺,暫且回避一下吧,來的人咱們可碰不得!”
秦英自從生下來就不懂什么叫碰不得,也最不愛聽這話。他聽家人們這么一說,便嘿嘿冷笑一聲,說道:“難道來人項長三頭,身有六臂不成?還是他站起來能頂破天,坐下去壓顫地,橫推八馬倒,倒拉九?;兀俊?/p>
家人們忙回道:“來人倒沒有少公爺說得那么厲害,可他卻非同尋常!”
欲知來者是誰,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