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無日不是勾心斗角,我若不比他們更精明,只怕早已命喪黃泉。"徐敬業(yè)苦笑道,"為保大隋江山社稷,我提議咱們暫且維持現(xiàn)狀,各自發(fā)揮所長。"
"你讓我如何取信于宮中人?"
"我已命人整理了宮中各位大臣的喜好和秘密,此卷宮闈秘事你且收好。至于皇上,你只需稱病避而不見即可。"徐敬業(yè)遞過一個錦囊。
徐世勣接過錦囊,感嘆道:"殿下胸有韜略,若是男兒身,必成大器。"
"正因為我是女子,所以今日才愿借將軍之身,一展抱負。"
就這樣,兩人暫時達成協(xié)議,各自發(fā)揮所長,應(yīng)對即將到來的天下大變。
(二)
洛陽城的春日總是熱鬧非凡,楊廣近來又在籌備東巡江都之事,更是令宮中和城中一片忙碌。
徐世勣穿著華麗的公主服飾,坐在宮殿里,心不在焉地聽著宮女們的訴說。三天前,他收到了徐敬業(yè)送來的密信,說軍中已有變故,宇文化及正在籠絡(luò)軍中將士,意圖不軌。
"殿下,陛下召您前去議事。"一名太監(jiān)躬身通傳。
徐世勣心中一凜,這三日他已經(jīng)以身體不適為由回避了楊廣兩次,看來今日難以再推脫。他整理了衣冠,隨著太監(jiān)前往御書房。
楊廣正在御書房審閱奏折,見徐世勣進來,臉上露出少有的和藹笑容:"敬業(yè),身體可好些了?"
"多謝父皇關(guān)心,已經(jīng)好多了。"徐世勣躬身行禮,暗自慶幸徐敬業(yè)教他的宮中禮儀。
"聽聞你近日常去軍營?"楊廣眼中閃過一絲玩味。
徐世勣心頭一震,強自鎮(zhèn)定道:"女兒只是好奇軍中事務(wù),想了解一二。"
"哦?為何突然對軍事感興趣?"楊廣放下手中竹簡,直視徐世勣。
"父皇常言,天下未定,不可不知兵。女兒雖為女子,亦想了解朝廷大事,將來或能助父皇分憂。"
楊廣大笑:"好,好!不愧是我楊廣的女兒。"他忽然話鋒一轉(zhuǎn),"對了,你近日可見過徐世勣?"
徐世勣心中咯噔一聲:"回父皇,世勣將軍自邊關(guān)歸來便稱病不出,女兒也久未得見。"
"此人驍勇善戰(zhàn),朕欲命他領(lǐng)兵鎮(zhèn)壓薛舉叛亂,卻不想他三番兩次推辭,甚是可疑。"楊廣眉頭微皺,"敬業(yè),你與他交好,可知他心中所想?"
"父皇明鑒,世勣將軍忠心耿耿,只因傷病未愈,不敢貿(mào)然領(lǐng)命,恐誤國事。"徐世勣急忙解釋。
楊廣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是嗎?朕倒聽說,他近日常在軍中操練,一點也不像有病的樣子。"
徐世勣暗暗叫苦,看來徐敬業(yè)的舉動已惹人注意。他定了定神,道:"想必是世勣將軍強撐病體,不忍軍中士卒松懈罷了。"
"罷了,朕已派竇建德去察看他的情況。"楊廣揮了揮手,"你退下吧,好好養(yǎng)病。記住,不要再去軍營了。"
徐世勣行禮退出,心急如火。竇建德乃楊廣心腹,此去必會查出端倪。他必須盡快警告徐敬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