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制定你的“作戰(zhàn)計劃”
別試圖一口氣吃成個胖子。把要記憶的公式分成小塊,每天成一小部分。比如,今天記憶電學公式,明天記憶磁學公式。為每個小塊設(shè)定一個成時間,并留出復習的時間。這就像游戲里的主線任務(wù)和支線任務(wù),一步一步來,你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那么困難。計劃也不需要太死板,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diào)整。
準備工作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闖關(guān)”環(huán)節(jié)了。我們將把那些看似抽象的公式,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畫面,或者小小的“游戲關(guān)卡”。
第一關(guān):【公式拆解術(shù)】—— 把大象放進冰箱
原理/適用對象: 適用于所有包含多個變量、符號較多的復雜公式。
如何做: 拿到一個新公式,不要急著背誦整體。先把它拆解開來,認識公式里的每一個符號代表什么物理量,單位是什么。就像認識游戲里的每個 NPC 和道具一樣。理解每個部分的意義,是整體記憶的基礎(chǔ)。
小故事/案例: 比如,高中物理里的焦耳定律公式 Q = I 2 Rt。第一次看到可能會覺得符號好多。別慌,咱們拆開它。Q 代表熱量,單位焦耳(J),想象它是一團熱乎乎的能量。I 代表電流,單位安培(A),就像水流一樣。R 代表電阻,單位歐姆(Ω),就像水管里的阻礙。t 代表時間,單位秒(s),就是流了多久。整個公式就像在說,水流(I)通過有阻礙的水管(R)流了一段時間(t),就會產(chǎn)生熱量(Q),而且電流越大、阻礙越大、流的時間越長,產(chǎn)生的熱量就越多。I2說明電流的影響更大,是平方的關(guān)系。把這些符號和物理意義聯(lián)系起來,公式就不再是一堆抽象字母的組合,而是一個有故事的物理過程。
第二關(guān):【物理意義具象法】—— 讓公式“活”起來
原理/適用對象: 適用于那些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規(guī)律的公式。
如何做: 嘗試用具體的物理情境去理解公式。想象公式描述的場景,甚至可以用手比劃、畫圖。讓公式不再停留在紙面上,而是進入你的腦海,甚至你的身體里。
小故事/案例: 比如,速度公式 V = s/t。不要只記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想象一下,你正在跑步,跑了 100 米(s),用了 10 秒(t)。你的速度是多少?100米 / 10秒 = 10米/秒。再想象一下,你開著車,以 60 公里/小時(v)的速度行駛,想知道 2 小時(t)能開多遠(s)?S = v t = 60 公里/小時 2 小時 = 120 公里。把公式和具體的運動場景聯(lián)系起來,甚至可以在家里模擬一下跑步或開車的動作,這個公式自然就印在腦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