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楊夢華清醒時間較長,張世元趁機詢問她關(guān)于玉硯的事情。楊夢華回憶道:"那玉硯是父親送我的生辰禮物,說是從一個商賈手中買來的宮中舊物。我得到它后,總覺得它有靈性,便常常把玩。后來,我開始夢見一個白衣書生,說他是這玉硯的原主,被人冤枉而死。他要我?guī)退此⒃┣?,還說要帶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
張世元問道:"他可曾告訴你,他是如何死的?又是誰害了他?"楊夢華搖頭道:"他只說是被奸人所害,沒說具體是誰。只是每次提及此事,他的眼神都變得可怕起來,讓我心生恐懼。"
正說著,忽然聽見外面?zhèn)鱽硪魂囆鷩W聲。張世元出去查看,原來是柳員外帶著一個人來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清虛道長。張世元大喜過望,急忙上前拜見:"道長,您來了!"
清虛道長微微一笑道:"老道早知你會有此一劫,故而趕來相助。那玉硯邪祟,非同小可,需盡快處理,否則禍患無窮。"楊知府聞訊趕來,向清虛道長行禮,請他救治女兒。
清虛道長看過楊夢華后,又仔細(xì)查看了那被封存的玉硯,臉色變得凝重起來,道:"此玉硯乃是當(dāng)年一位宮中才子所用,那才子名叫魏子衿,精通詩詞歌賦,曾得皇帝賞識。后來他因得罪權(quán)貴,被人陷害而死。臨死前,他將畢生怨氣注入此玉硯,誓要找一個與他有緣之人,帶她前往他所謂的'夢境之門',實則是要奪舍重生。"
楊知府聽罷,驚恐萬分,急問道:"道長可有辦法除去此禍?"清虛道長道:"除邪需知其命門。此玉硯邪祟已有百年,怨氣深重,一般符咒難以奏效。需找到害死他的兇手后人,才能解此怨氣。"
柳員外在一旁聽著,忽然面色大變,顫聲道:"魏子衿?百年前的宮中才子?"清虛道長看向他,問道:"員外知道此人?"
柳員外勉強鎮(zhèn)定道:"先祖曾在宮中供職,家中有些舊物,其中有一本日記,記載了一些宮中舊事。其中便有關(guān)于魏子衿的記載。據(jù)說他是被當(dāng)時的禮部侍郎陷害而死。"
"禮部侍郎?"張世元心中一動,問道:"不知當(dāng)時的禮部侍郎姓甚名誰?"
柳員外遲疑片刻,低聲道:"姓張,名世恒。"
張世元聞言,如遭雷擊,面色大變。張世恒正是他的先祖!難怪他初到洛陽,就遇到這等怪事,原來是前塵往事的牽連。
清虛道長見狀,嘆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今日之事,竟是百年前的宿怨。世元,你乃害他之人的后人,此事與你大有關(guān)聯(lián)。若要解此劫難,需你以心誠意,向那魏子衿的亡魂賠罪。"
張世元沉思片刻,抬頭道:"先祖若真有錯,后人當(dāng)承擔(dān)。不知如何才能向那亡魂賠罪?"清虛道長道:"今夜子時,我為他設(shè)下法壇,請那亡魂現(xiàn)身。你當(dāng)在壇前,說明來意,以誠相告。若他心結(jié)能解,此事便可了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