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刪掉那條微博的第五次,是在深夜三點半。
配圖是那天領(lǐng)獎后臺的燈光,一小束橘黃色,打在白墻上。
文案只有七個字:
“她真的很厲害?!?/p>
我盯著那行字看了整整二十分鐘。
指尖滑向發(fā)布按鈕時,手停住了。
最后,我把它劃掉,退出,關(guān)屏。
從頭到尾,都沒發(fā)出去。
我們那段關(guān)系,沒有開始,也沒結(jié)束。
像一場溫水泡過的夢,醒來時什么都不剩,但你知道你曾經(jīng)沉進去過。
我記得我們在拍綜藝的那晚她遞給我那條毯子,手指輕碰桌沿,沒有任何刻意。
她說話一貫溫柔,處理鏡頭從不慌張,和誰都能聊,但從不親近。
我以為她不會給我機會靠近。
但她給了
是在陽臺,是在那句“我不怕你靠近,我怕你退”之后。
也是在后來,她親了我一次,不帶角色,只是她自己
那一刻我以為,會開始。
但沒有。
我從沒問她,我們算什么。
我也從沒打算問。
因為我知道,只要我一開口,就毀了她全部的退路。
她背后太干凈,太克制,也太清醒。
她要走得遠,不能被“我們”拽住。
拍完那部劇后,她只發(fā)了一張模糊的劇照,沒有提我名字。
我也沒@她。
但我看那條動態(tài)的頻率,比任何人都多。
她簽下新片、拿下代言、上了封面,評論區(qū)不斷有人提我。
但我從來沒出現(xiàn)過。
不是因為不在意。
是因為我不敢給她添一顆多余的標(biāo)簽。
我們最后一次見面是在某個晚宴走廊。
她說:“你也挺拼的?!?/p>
我說:“你也是?!?/p>
我們都沒提過“那段時間”。
我們只是像兩個純粹的同行,平靜地寒暄,像從未有過交集
但我知道我看她的眼神,藏不住任何事。
我也曾想過——
如果她不是菲羅拉,如果我不是張凌赫,
如果我們只是普通人,在沒有鏡頭、沒有合約、沒有熱搜的城市生活……
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一起吃晚飯、在劇組里散后順理成章牽手、在收工后接她回家。
可我們不是。
所以連一個“我想你”的消息,我也只敢打了刪,刪了再打,最后留在草稿箱,從未發(fā)出。
她值得被世界看見,被更多導(dǎo)演喜歡,被更大銀幕接住。
而不是,被我這段不能說出口的感情拽住。
所以我退出。
不打擾。
也不出現(xiàn)。
只在某個不眠夜,偶爾點開她的動態(tài)。
然后關(guān)掉。
在心里說一句:
“如果有平行時空,我一定會跟你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