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猶豫片刻,終于道出了實情,從寧家庶女的身份,到逃離衛(wèi)陵,再到春風樓的經(jīng)歷,一五一十地講述。我知道,對太子撒謊是大不敬,而且早晚會被揭穿。
太子靜靜地聽,眼中并無鄙夷,反而帶著幾分憐憫:"原來如此。你能從那般境遇中走出來,并取得今日成就,實屬不易。"
"多謝殿下理解。"我心中感激。
太子沉思片刻:"不過,他們既已尋到京城,日后恐怕還會糾纏。這樣吧,我安排你住進宮中凈室,名為學習宮廷音律,實則避禍。你意下如何?"
這個提議遠超我的預(yù)期。入宮學藝,不僅可以避開寧家和衛(wèi)家的糾纏,還能學到更精妙的技藝,甚至結(jié)交更高層的人脈。
"明蘭感激不盡,"我聲音微顫,"只是不知此事可否妥當?"
"無妨,"太子坦然道,"宮中凈室專門收容各類才女學藝,你光明正大地進去,無人會多言。至于太后那邊,她老人家一向喜愛音律,聽聞有你這般人才,定會歡喜。"
就這樣,我被安排進了皇宮的凈室,開始了宮中生活。
凈室位于宮城東北角,環(huán)境清幽,遠離權(quán)力中心,住著二十余位才女,各有所長。有精通棋藝的,有擅長刺繡的,也有精通詩詞歌賦的。我憑借歌喉和琴藝,很快在凈室中站穩(wěn)了腳跟。
一個月后,我被召入慈寧宮,為太后獻藝。
太后是個慈祥的老人,聽了我的歌聲后,連連點頭:"好啊,好?。‰y得有如此才華的姑娘。"
她還特意賞了我一支金簪和幾匹錦緞,令其他才女艷羨不已。
從此,我每隔五日便要去慈寧宮為太后獻藝。在太后面前,我始終保持謙卑恭敬,從不多言多語,只在太后問及時才簡短回答。這份自知之明讓太后極為贊賞,常對身邊人說:"這明姑娘不僅有才,還懂規(guī)矩,難得。"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在宮中的地位日益穩(wěn)固。太子時常來凈室聽我彈唱,每次都會帶些新奇的點心或書籍。我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有時甚至會討論朝政和天下大事。
太子與我之前遇到的所有男子都不同。他博學多才,心懷天下,言談舉止間盡顯君子之風。在他面前,我不必刻意掩飾自己的才華和思想,而是可以暢所欲言。這種平等的交流,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和愉悅。
然而,好景不長。一日,凈室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太子妃。
她是個容貌端莊的女子,舉止雍容大方,但眼中卻帶著不易察覺的銳利。
"參見太子妃娘娘!"眾才女紛紛下跪行禮。
太子妃微微點頭:"免禮。本宮今日是特意來看望各位才女的,聽聞凈室近來多了不少人才。"
說著,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你就是那個常去慈寧宮為太后獻藝的明蘭?"
"回娘娘的話,正是明蘭。"我恭敬地低頭。
太子妃走近幾步:"聽聞你琴藝高超,歌喉動人,本宮今日特來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