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解釋道:"謝大人派信使先行一步,已經通知了西北邊軍統(tǒng)領。統(tǒng)領得知二位要來,特派我前來接應。"
謝婉寧這才明白,原來父親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她心中感激,同時也更加確信,這次西北之行,并非全是流放那么簡單。
李遠查看了馮逸軒的傷勢,命人包扎好后,護送他們前往安全的地方休息。次日清晨,一行人便啟程前往西北邊陲。
有了邊軍的護送,旅途變得安全了許多,但也增加了被朝廷監(jiān)視的可能。謝婉寧和馮逸軒不得不更加謹言慎行,生怕一個不慎,引來更大的麻煩。
途中,謝婉寧注意到李遠和馮逸軒之間似乎有些微妙的氛圍。馮逸軒對李遠既警惕又客氣,而李遠則時常暗中觀察馮逸軒的一舉一動。
一日休息時,謝婉寧悄悄問道:"逸軒,你認識李副將嗎?"
馮逸軒搖頭:"不認識,但他對我似乎有些特別的關注。"
謝婉寧沉思片刻:"父親曾說,西北邊軍中有謝家的舊部,或許李副將就是其中之一。但也可能是朝廷派來監(jiān)視我們的人。"
馮逸軒點頭:"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小心。西北邊陲復雜多變,政治勢力錯綜復雜,我們初到之時,更需謹慎。"
謝婉寧輕輕握住他的手:"我們一起面對。"
馮逸軒愣了一下,隨即回握住她的手,輕聲道:"謝謝你,婉寧。若沒有你,我這一路恐怕難以支撐。"
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親密地稱呼她,也是第一次真誠地表達感謝。謝婉寧心中一暖,但很快又想起了沈微瀾,她知道,馮逸軒的這份感激,很可能只是對她幫助的回應,而非真正的情感。
但此時此刻,這樣的交流已經足夠讓她感到欣慰。至少,在這漫長而危險的旅途中,他們已經從最初的疏遠變成了真正的同路人,肝膽相照,共同面對困難。
又行了半月有余,前方地勢漸高,氣溫驟降,山巒起伏,一派北地風光。李遠告訴他們,再有三日路程,就能到達西北邊陲的重鎮(zhèn)——玉門關。
謝婉寧望著遠方連綿的山脈,心情復雜。京城已遠,前路未卜,但她莫名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勇氣?;蛟S,正是這一路的艱辛和成長,讓她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力量。
玉門關,這座守衛(wèi)西北邊陲的重要關隘,將成為她人生的新起點。無論未來如何,她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切挑戰(zhàn)。
玉門關,雄偉壯觀的城墻聳立在荒漠中,宛如一道鐵壁,阻隔著中原與西域。謝婉寧和馮逸軒跟隨李遠一行人,終于踏入了這座邊陲重鎮(zhèn)。
與長安城的繁華相比,玉門關顯得粗獷而簡樸。街道不似京城那般平整寬闊,房屋多為土石結構,呈褐黃色,與周圍的荒漠地貌融為一體。街上行人匆匆,多是邊軍士兵和當?shù)鼐用?,偶爾能看到一些西域商人,帶著異域的貨物和口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