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幕拉開
天啟四年夏末,一場足以改變大明命運的較量即將上演。
這一日清晨,孫伍德早早起床,穿上官服,神色平靜地前往五軍都督府。按照計劃,今天將是行動的第一天——向皇帝遞交彈劾魏忠賢的奏折。
然而,就在他即將出門時,李貴匆匆趕來,神色慌張:"大人,出事了!"
"怎么了?"
"錦衣衛(wèi)半夜突襲了我們在西城的據(jù)點,抓走了十幾個人!其中包括戶部郎中汪文華和兵部主事劉天佐,都是我們的核心成員!"
孫伍德臉色驟變:"怎么會這樣?他們知道多少?"
"不清楚,但情況很糟。魏忠賢似乎已經(jīng)得知了我們的部分計劃。"
孫伍德迅速冷靜下來,思索片刻后果斷道:"計劃必須立即調(diào)整。李貴,通知所有人,按照預案乙執(zhí)行。同時,加強對宮中的監(jiān)視,務必掌握皇帝的動向。"
"是。"李貴領(lǐng)命而去。
預案乙是孫伍德早已準備的備用方案——既然無法通過正常渠道遞交奏折,那就通過宮中的暗線,直接將證據(jù)送到皇帝手中。
與此同時,魏忠賢也沒有閑著。他召集自己的心腹,下達了一道道嚴厲的命令:加強宮中防衛(wèi),嚴查一切可疑人員,尤其是那些與許顯純有過接觸的人;同時,派出更多錦衣衛(wèi),在城中搜捕"奸黨"。
京城上空,烏云密布,似乎預示著一場暴風雨的到來。
孫伍德改變計劃,沒有直接前往五軍都督府,而是借口生病,秘密前往了一處隱秘的宅院。這里是明鏡司的另一個據(jù)點,也是他們的最后堡壘。
"情況如何?"孫伍德問道。
"不太樂觀。"一位老臣回答,"魏忠賢已經(jīng)派人控制了城門,嚴查進出人員。而且,他還調(diào)集了五軍營的士兵,在城中巡邏。"
"皇宮呢?"
"皇宮戒備森嚴,連宮女太監(jiān)都不允許隨意走動。不過,我們的人已經(jīng)設(shè)法將證據(jù)送進宮中,交給了皇帝身邊的王承恩。"
王承恩是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一直對魏忠賢心存不滿。他是明鏡司在宮中為數(shù)不多的可靠盟友。
孫伍德點點頭:"好,至少證據(jù)已經(jīng)送達。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皇帝的反應。"
"大人,"李貴憂心忡忡地說,"如果皇帝不相信我們的證據(jù),或者被魏忠賢蒙蔽,那我們豈不是..."
"所以我們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孫伍德眼中閃過一絲鋒芒,"預案丙,現(xiàn)在啟動。"
預案丙是最激進的方案——直接在民間散布魏忠賢的罪行,煽動民憤,形成輿論壓力。同時,聯(lián)絡邊疆將領(lǐng),以勤王的名義進京,給魏忠賢施壓。
當天下午,京城各處巷陌突然出現(xiàn)了大量揭露魏忠賢罪行的傳單。這些傳單詳細列舉了魏忠賢貪污受賄、殘害忠良、蒙蔽皇帝的種種惡行,言辭激烈,證據(jù)確鑿。百姓們爭相傳閱,一時間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