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婚了。
新婚當夜,我抱著平板看綜藝,哈哈大笑。
我老公在一旁漫不經(jīng)心地整理他的行李箱。
"江晚,你聲音能小點嗎?"他微皺眉頭看了我一眼。
我立即夸張地捂住嘴,做了個鬼臉。"喲,周總,不好意思啊,打擾您的思考了?"
他沒接我的調(diào)侃,只是繼續(xù)疊著他那些一成不變的襯衫。
這男人,剛結婚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活像個無情的工作機器。
我暫停視頻,撐著下巴打量他,"喂,周易安。"
"嗯?"他動作沒停。
"我在想一個問題。"
"什么?"
"你說咱倆這算不算是走了個過場?"
他終于停下手上的動作,眼神疑惑地看向我。
"民政局,紅本本,酒席,婚房。走了所有流程,可咱倆連手都沒牽過幾次。"
周易安沉默片刻,語氣平靜:"我們不是說好了嗎?"
是啊,我們說好了。
這場婚姻,只是一場交易。
我需要讓家里人安心,他需要應付公司那些催婚的董事們。
我們相親,見面三次,覺得還算合適,就這么結婚了。
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甜言蜜語的告白,沒有浪漫的求婚。
簡單,干脆,利落。
像他處理公事的風格一樣。
"行了,不逗你了。"我重新戴上耳機,"放心,我不會打擾你的。你的房間在左邊,我的在右邊,互不干擾。"
他點點頭,拿起行李進了左邊的房間。
我笑著搖搖頭,繼續(xù)看我的綜藝。
這大概是全世界最奇怪的新婚之夜了吧。
但意外地,我一點也不難過。
或許,這才是最適合我的婚姻模式。
婚姻真的需要愛情嗎?
我看未必。
相互尊重,互不打擾,各自精彩,不也挺好?
周易安這個人,嚴謹、自律、理性。我雖然有點大大咧咧,但也講道理。兩個明白人在一起,至少不會因為感情問題鬧得天翻地覆。
我媽說我是個戀愛絕緣體,二十六年沒談過一次像樣的戀愛。她擔心我一輩子嫁不出去,所以托人介紹了周易安。
"明明是個漂亮姑娘,就是性格太直,說話太沖,做事太隨性,哪個男人受得了??!"這是我媽的原話。
也許她說得對,我確實不是那種溫柔賢惠的類型。我喜歡自由,不愿意被約束,也不想為了一段關系改變自己。
周易安就不同了。三十歲,事業(yè)有成,為人穩(wěn)重,是典型的精英人物。據(jù)說他之前忙于打拼事業(yè),感情經(jīng)歷也寥寥無幾。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咖啡廳。他西裝筆挺,一絲不茍;而我穿著休閑,隨性自然。
聊了不到一小時,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共同點——都不太相信轟轟烈烈的愛情,更偏向于理性選擇。
于是,在第三次見面時,我們就這么決定結婚了。
婚前我們就約定好:各自保持獨立空間,不過問對方的私事,也不強求對方改變。如同合租室友,卻多了一個法律認可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