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案件調查進入關鍵階段,邢志強在獄中留下一封長達十二頁的申訴信,隨后用牙齒咬斷了自己的舌頭,大量失血而死。這封信中,他宣稱自己只是一個替罪羊,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他暗示城中某些有權有勢的人與這些命案有關,并聲稱自己的"認罪"是被逼迫的結果。
邢志強的自殺為這個案件蒙上了更深的謎團。坊間開始流傳各種陰謀論:有人說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當地一個黑幫組織,他們用這種方式懲罰那些欠債不還或背叛組織的人;也有人說邢志強其實是被人滅口,以防他泄露更多內幕。
隨著時間推移,"長寧肉餅案"逐漸成為當地的一個都市傳說。據說在每年案發(fā)的那個月,都會有人看見失蹤的廚師彭師傅的鬼魂在酒樓附近游蕩;還有傳言稱那些吃過"人肉肉餅"的顧客會在夢中被死者索命。甚至有流言說那間酒樓拆除后重建的新商場也鬧鬼,半夜能聽到廚房的切菜聲和人的慘叫聲。
多年后,一位退休警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邢志強很可能確實參與了這些命案,但他并非獨自作案。根據一些未公開的調查線索,案件可能涉及到一個有組織的犯罪網絡,他們專門針對那些獨居或者社會聯系較少的人下手,目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金錢利益。
而關于人肉肉餅的傳言,這位警官認為可能確有其事,但規(guī)模應該沒有傳說中那么大。這種做法更多是邢志強和他的同謀為了處理尸體的一種手段,而非主要目的。
從這個角度看,長寧酒樓案可能是一起有預謀的連環(huán)殺人案,兇手精心選擇了那些不會立即被發(fā)現失蹤的目標,并利用職業(yè)優(yōu)勢掩蓋犯罪痕跡。而邢志強的自殺,也許正是因為他害怕同謀對他不利,或者無法承受良心的譴責。
如今,長寧酒樓所在的那棟建筑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現代化的商業(yè)綜合體。但每當有人提起這個地方,依然會忍不住聯想到那個駭人聽聞的"人肉肉餅"案。它已經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提醒人們在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背后,可能隱藏著多么黑暗的一面。
案件雖然在法律上已經結案,但許多謎團仍未解開:邢志強是主謀還是替罪羊?他的同伙黃某最終去了哪里?還有兩具失蹤的尸體下落如何?那封神秘的申訴信中提到的"城中有權有勢的人"究竟是誰?
或許,有些真相永遠不會大白于天下,但長寧酒樓案已經成為一個關于人性貪婪與黑暗的永恒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