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要還俗?"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我?"
張真源搖頭:"不全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或許更適合走入塵世。這次事件讓我明白,我無法做到真正的'若空',我的內(nèi)心仍有波瀾,仍有牽掛..."
"但這是你從小的家啊,"瑤憂心忡忡地說,"你確定要放棄嗎?"
"我不是放棄,"張真源堅定地說,"而是選擇另一條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一定要在寺中才能修行。方丈師父也說過,明心即見性,無論在何處,只要心中有佛,便是修行。"
瑤沉默良久,最終輕聲問:"那...你打算去哪里?"
張真源深吸一口氣:"我想...隨你去合歡宗。"
"什么?!"瑤震驚地瞪大眼睛,"你瘋了嗎?你知道合歡宗是什么地方嗎?我們修煉的方式與佛門截然相反!"
"我知道,"張真源認(rèn)真地說,"但我想了解更廣闊的世界。也許我不會成為合歡宗弟子,但我可以在附近找個地方定居,平日里我們也能相見..."
瑤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眼中泛起淚光:"若空...你真是..."
"我已不是若空了,"他微笑,"從今以后,我是張真源。"
瑤怔住了:"張真源?"
"那是我的本名,五歲前的名字。"他解釋道,"若空是法號,代表我在佛門的身份。既然選擇還俗,我便恢復(fù)本名。"
瑤輕聲念了一遍:"張真源...真好聽。"
"明日,我會向方丈辭行。"張真源說,"然后,我想和你一起離開。"
瑤看著他堅定的眼神,終于點(diǎn)頭:"好,我等你。"
次日,張真源整理好行裝,去向方丈告別。
慧明方丈似乎早已預(yù)料到這一刻,平靜地接受了他的決定:"既是你的選擇,為師尊重。但愿你在塵世中,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記住,少林永遠(yuǎn)是你的家,若有一日想回來,大門隨時為你而開。"
張真源雙膝跪地,恭敬叩首:"弟子定不忘師恩!"
離開少林時,師兄弟們來送行。有人不舍,有人不解,但更多的是祝福。
山門外,瑤已在等候。她換上了一身素雅的白衣,遠(yuǎn)遠(yuǎn)望去,竟有幾分仙女下凡的氣質(zhì)。
站在山門前,張真源回首望了一眼少林寺。這里有他十年的記憶,有師長的教誨,有師兄弟的情誼。離開的決定并非易事,但他知道,這是他必須走的路。
"走吧。"他輕聲對瑤說。
兩人并肩而行,向山下走去。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修長的影子。
"張真源,"瑤突然開口,"你知道合歡宗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嗎?"
張真源搖頭。
瑤微笑:"我們相信,世間情愛不是修行的阻礙,而是通往大道的橋梁。只有真正體驗過情愛的人,才能領(lǐng)悟天地大道。"
張真源若有所思:"這與佛門'情見若空'似乎正好相反。"
"是啊,"瑤點(diǎn)頭,"但天下大道,本就殊途同歸。不同的路,或許能抵達(dá)同一個終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