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自主招生考試的早晨,晨曦在考場門口撿到一片銀杏葉。葉脈的紋路讓她想起初陽上周畫在草稿紙上的雙星軌道圖,那些交錯延伸的線條里藏著某種宇宙規(guī)律。
"考生請對號入座。"
廣播里的女聲冷靜得像個AI。晨曦找到自己的座位——第三排靠窗,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明暗相間的條紋。她打開筆袋,那對銅制圓規(guī)在晨光中閃閃發(fā)亮。
監(jiān)考老師分發(fā)試卷的沙沙聲里,晨曦聽見后門被輕輕推開。不用回頭她也知道是誰——初陽的腳步聲有一種特殊的節(jié)奏,每七步會有一次幾乎不可察覺的停頓,就像他解題時習慣性的思考間隙。
"請檢查試卷完整性。"
晨曦翻動試卷,一張小紙條從夾頁中飄落。上面畫著兩個相交的圓,旁邊寫著一行公式:
F = G·(m?m?)/r2
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這是他們昨晚在圖書館復習的最后一道題,關于雙星系統(tǒng)的引力計算。初陽故意把單位寫錯了——他用的是天文單位而非標準國際單位,這是只有晨曦才能看懂的玩笑。
考試鈴響徹教學樓。晨曦的筆尖剛觸到紙面,就聽見身后傳來三下輕輕的敲擊聲——這是他們約定的暗號,代表"第三題可能有陷阱"。
果然,選擇題第三題的題干里藏著單位換算的陷阱。晨曦跳過這題繼續(xù)往下做,在解答題空白處畫了一個小小的坐標系。這是她和初陽發(fā)明的密語:橫軸代表題目難度,縱軸代表解題思路的相似度。
窗外的銀杏樹沙沙作響。晨曦解到壓軸題時,陽光已經移動到了她的桌角。這道空間幾何題需要構建輔助線,她下意識摸向那對圓規(guī)——卻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腳上纏著細線。解開后,線頭上系著張微型紙條:
"輔助線建議:連接CH和XY。"
CH是晨曦名字的首字母,XY則是初陽名字的末兩位。這個私密的文字游戲讓晨曦耳根發(fā)熱,她按照提示畫線,題目果然迎刃而解。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十分鐘,晨曦突然聽見身后傳來規(guī)律的敲擊聲。這次是五下停頓,再兩下——他們約定的"檢查計算"信號。她立即翻回之前的選擇題,果然在第五題發(fā)現(xiàn)一個符號錯誤。
交卷鈴響起時,晨曦的草稿紙上已經畫滿了星圖和函數曲線。她起身離開座位,余光瞥見初陽的試卷——在最后一道題的空白處,他畫了兩個相互環(huán)繞的星球,軌道上標注著"Chenxi"和"Chuyang"。
走廊上擠滿了交卷的考生。晨曦被人群推搡著向前,突然感覺有人碰了碰她的手腕。初陽的手指在她掌心快速劃過,留下一個坐標:(3,4,5)。這是他們昨天討論過的畢達哥拉斯數,代表"一切順利"。
食堂的玻璃窗映出兩人一前一后的身影。當初陽在拐角處停下時,晨曦差點撞上他的后背。他轉身遞來一張餐巾紙,上面用醬油畫著道函數圖像。
"你的心跳頻率。"他指著曲線上的峰值,"解出壓軸題時的數據。"
晨曦接過餐巾紙,發(fā)現(xiàn)背面還有一行小字:"考后天文臺見。帶上你的圓規(guī)。"
下午的實驗考試,他們被分到不同實驗室。但當初陽經過晨曦的實驗室窗口時,他故意讓試管里的液體泛起特殊的波紋頻率——這是他們用摩爾斯密碼改編的暗號,意思是"我在這里"。
黃昏時分,晨曦在天文臺門口發(fā)現(xiàn)一個紙折的火箭模型。展開后里面寫著:
"今日觀測目標:
1. 天琴座RR型變星(亮度周期13小時)
2. 你眼中的星光(頻率待測)"
階梯上傳來腳步聲。初陽抱著兩罐汽水走來,衣領上別著那枚π形徽章,在夕陽下閃閃發(fā)光。他遞給晨曦一罐,拉環(huán)上刻著今天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序列——A、C、B、D。
"作弊。"晨曦笑著說,卻把拉環(huán)小心地放進口袋。
初陽調整望遠鏡焦距的手很穩(wěn):"只是數據驗證。"他的袖口卷起,露出手腕上畫著的正弦曲線——那是他根據晨曦今早的考試狀態(tài)繪制的情緒波動圖。
當夜幕完全降臨,仙女座星系出現(xiàn)在望遠鏡視野中。初陽突然指向控制臺的顯示屏——上面是兩顆緊挨著的恒星,亮度幾乎一致。
"真正的雙星系統(tǒng)。"他的呼吸在夜風中凝結成白霧,"質量相差不超過5%。"
晨曦湊近屏幕,看到初陽在旁邊標注的數據:
m?=1.02M☉
m?=0.98M☉
軌道周期:7.3天
這個數字讓她心頭一跳——7月3日是她和初陽第一次在圖書館相遇的日子。
"知道它們最特別的是什么嗎?"初陽的聲音很輕,"即使被其他星系引力干擾,軌道也永遠不會分離。"
他拿出那對銅制圓規(guī),在星光下畫出一個完美的圓。圓心恰好對準了望遠鏡里的雙星,像是為這場跨越光年的舞蹈畫下了注腳。
晨曦的圓規(guī)還放在書包里。當初陽轉身時,她看見他的后背被星光勾勒出清晰的輪廓,校服領口處露出一小片皮膚,上面有未消褪的紅疹——那是熬夜備考留下的痕跡,卻在此刻像極了某種神秘的星座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