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回了家,玄關處的鞋架還維持著他離開時的模樣,他望著空蕩蕩的客廳,輕聲呢喃:“哥哥又走了。” 十七歲的少年,始終參不透自己對哥哥陳瑣究竟懷著怎樣復雜的情感。
夜里,陳繁坐在床邊,床頭柜上陳瑣的照片在月光下泛著柔光。照片里陳瑣的臉,因一道傷疤添了幾分滄桑 —— 那是當年陳繁被歹徒擄走,陳瑣為救他時留下的。思緒漫溯,陳繁卻沒了往日的焦灼,心底浮起一絲異樣的淡然。
九歲那年的記憶,像蒙塵的老照片,在陳繁腦海里漸漸清晰。那時陳瑣總摸著他的頭說 “弟弟很可愛”,可陳瑣自己,早已被迫一頭扎進社會的泥沼。陳繁記得那個大雪紛飛的冬日,是他們相依為命后迎來的第一個寒冬,冰冷的雪粒子拍在窗上,卻凍不住兄弟倆相互依偎的溫度。
陳繁翻開練習本寫作業(yè),筆尖劃過紙面的 “沙沙” 聲,成了屋里唯一的動靜。直到房門 “吱呀” 輕響,陳瑣不知何時已站在門口。陳繁這才驚覺,因籌備演講回家晚了兩小時,往常這個時候,陳瑣早該回來了。
“哥?!?陳繁喚了一聲,兩人像是被無形的絲線牽著,誰都沒再動。陳繁直直盯著陳瑣的臉,恍惚間,他看見陳瑣的五官微微抽搐 —— 那道舊疤,在夜色里無聲訴說著歲月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