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硯在與許墨白交談后,心情愈發(fā)沉重,他深知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情感的糾結中,因為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和文化推廣活動都已進入關鍵時期。
回到工作中,江硯和陸沉舟全身心投入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他們結合竹編與刺繡工藝,設計出一系列精美的家居飾品,如竹編燈罩搭配刺繡裝飾畫,還有融入刺繡圖案的竹編屏風。陸沉舟憑借商業(yè)敏感度,精準定位產品受眾為追求品質生活且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江硯則憑借對美感的獨特理解,確保產品既保留傳統(tǒng)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在設計竹編燈罩時,江硯巧妙地將竹條編織成細膩的花紋,陸沉舟則建議在燈罩內部嵌入柔和的燈光,營造出溫馨且具藝術感的氛圍。
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風順。文化公司對部分設計提出修改意見,認為竹編與刺繡結合過于復雜,成本較高,建議簡化工藝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江硯和陸沉舟陷入兩難,簡化工藝雖能降低成本,但會削弱產品獨特性。江硯堅決反對:“這些工藝是山區(qū)文化的精髓,簡化可能失去產品靈魂。”陸沉舟也認同:“我們要在保持文化價值和商業(yè)可行性間找平衡。”
他們與文化公司代表多次溝通,展示設計理念和市場調研數據,表明獨特設計雖成本高,但能吸引特定消費群體,長期看利潤可觀。同時,他們尋找優(yōu)化生產流程、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法,與當地工匠合作,提高工藝效率,選用性價比高但品質不減的材料。經過努力,文化公司認可他們方案,同意按原設計推進,前提是嚴格控制成本。
另一邊,許墨白和季野全力籌備融合山區(qū)山歌與搖滾音樂的戶外音樂節(jié)。季野憑借音樂人脈,邀請知名搖滾樂隊和音樂制作人參與,許墨白則精心策劃互動體驗環(huán)節(jié),如設置山歌學唱、竹編和刺繡手工坊等區(qū)域。但活動籌備中,場地租賃出現問題,原計劃場地因突發(fā)狀況無法使用,新場地不僅位置偏遠,設施也不完善。
許墨白和季野沒有氣餒,他們積極尋找替代方案。季野四處奔波,聯系其他潛在場地所有者,許墨白則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爭取支持。在他們努力下,當地政府同意將一片風景優(yōu)美的公園作為活動場地,并提供部分資金支持完善設施。
隨著音樂節(jié)和文創(chuàng)產品發(fā)布日期臨近,江硯壓力倍增。他不僅要確保文創(chuàng)產品按時完成生產,還要考慮自己的情感問題。陸沉舟察覺到江硯的疲憊與糾結,在工作之余,他會帶江硯到寧靜地方放松。一次,他們來到山頂,陸沉舟看著江硯說:“江硯,別給自己太大壓力,無論工作還是感情,我都希望能陪你面對?!苯幮闹懈袆?,卻又因對許墨白的感情而愧疚。
與此同時,許墨白也在默默關注江硯。他雖忙于音樂節(jié)籌備,仍會在江硯疲憊時,悄悄為他準備提神飲品和點心。江硯看到這些,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許墨白的心意,也清楚自己對許墨白有深厚感情。
在這種情感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下,江硯越發(fā)迷茫。文創(chuàng)產品即將量產,音樂節(jié)也進入最后籌備階段,他必須盡快做出情感抉擇,全身心投入工作,否則可能影響兩個重要項目。而他的選擇,不僅關乎自己幸福,也可能改變與陸沉舟、許墨白的關系,更會影響整個山區(qū)文化推廣合作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