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志鑫盯著電腦屏幕,指尖懸在發(fā)送鍵上方。帳篷外傳來救援隊員換崗的低語,發(fā)電機嗡嗡作響,為這個臨時新聞中心提供著寶貴電力。他咬了咬下唇,最終還是點下了"發(fā)送"。
照片穿過不穩(wěn)定的衛(wèi)星信號,飛向八千公里外的編輯部。其中最震撼的一張,是劉耀文在余震中拍攝的——女醫(yī)生跪在傾斜的地面,手術刀反射著天光,背景是正在崩塌的醫(yī)院走廊。構圖精準得不像出自那個粗暴的消防員之手。
"滴"一聲,視頻通話請求跳了出來。朱志鑫深吸一口氣,接通了畫面。
"丁哥。"他對著屏幕里梳著背頭的男人點點頭。
"你差點嚇死我!"丁程鑫的聲音刺得耳機發(fā)疼,"CNN剛報了科。倫市二次余震,你就失聯(lián)六小時!"
朱志鑫下意識摸了摸額角的擦傷:"設備出了點問題。"
"問題?"丁程鑫瞇起眼,"你脖子上那是救援隊的止血貼吧?"
帳篷簾子突然被掀開,劉耀文端著兩個不銹鋼飯盒走進來。看到視頻通話,他明顯愣了一下,隨即面無表情地把飯盒放在折疊桌上。
"吃飯。"他簡短地說,轉(zhuǎn)身就走。
"等等!"丁程鑫在屏幕那頭喊道,"那位隊長先生,請留步!"
劉耀文停住腳步,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朱志鑫注意到他右手虎口處新添了一道傷口,草草貼著創(chuàng)可貼。
"我是《環(huán)球前沿》的編輯總監(jiān)丁程鑫。"丁程鑫切換成流利的英語,"感謝您救了我們記者。"
劉耀文生硬地點點頭:"職責所在。"
"您拍攝的照片非常專業(yè),已經(jīng)引起國際紅十字會關注。"丁程鑫的話讓朱志鑫猛地抬頭,"我們希望能持續(xù)報道中國救援隊的工作。"
"不行。"劉耀文斬釘截鐵地拒絕,"記者會影響行動安全。"
丁程鑫露出早有準備的笑容:"我國駐科倫大使剛與貴部國際司通過電話,原則上已經(jīng)同意了。"
朱志鑫看見劉耀文的后背瞬間繃直,作戰(zhàn)靴碾過地面發(fā)出刺耳的聲響。
"隨隊記者必須遵守三條原則。"劉耀文每個字都像從牙縫里擠出來的,"一、絕對服從指揮;二、不得進入危險區(qū)域;三——"
"三、所有報道內(nèi)容需經(jīng)審核。"朱志鑫接話,"國際救援準則第27條,我熟。"
劉耀文深深看了他一眼,甩開簾子大步離去。
"哇哦。"丁程鑫吹了聲口哨,"這位劉隊長比檔案里還難搞。"
朱志鑫打開飯盒——白米飯上堆著青椒肉絲和煎蛋,居然還冒著熱氣。"你早就計劃好了?讓我跟隊報道?"
"你拍的災難畫面確實震撼,但讀者更想看希望。"丁程鑫調(diào)整了下領帶,"中國國際救援隊是塊金字招牌。對了,張真源從當?shù)匦l(wèi)生部挖到些消息,已經(jīng)發(fā)你加密郵箱。"
朱志鑫的筷子停在半空:"核設施?"
"疑似泄漏。"丁程鑫表情凝重,"小心行事,別打草驚蛇。"
通話結束后的寂靜中,朱志鑫聽見自己心跳如雷。他點開加密文件,幾張衛(wèi)星圖片躍入眼簾——科倫市以北二十公里的山谷里,一座圓形建筑頂部有明顯塌陷。
帳篷外突然傳來腳步聲。朱志鑫迅速合上電腦,正對上劉耀文探究的目光。
"開會。"對方簡短地說,"五分鐘后指揮帳篷。"
"我不是你的兵,不用這么命令我。"朱志鑫忍不住頂了一句。
劉耀文走近兩步,作戰(zhàn)服上帶著硝煙和汗水的氣味。他伸手抽走朱志鑫手里的筷子,在后者驚訝的目光中,把它們調(diào)了個頭重新塞回他手里。
"拿反了。"說完,他轉(zhuǎn)身離開,留下朱志鑫盯著筷子上殘留的指印發(fā)呆。
指揮帳篷里煙霧繚繞。劉耀文站在地圖前,激光筆的紅點停在一片山區(qū):"B區(qū)村莊完全失聯(lián),明天優(yōu)先排查。"
"通訊塔倒塌,無人機航拍顯示有多處房屋坍塌。"說話的是副隊長馬嘉祺,削瘦的臉上有一道顯眼的疤痕,"但進山的路被滑坡阻斷。"
"徒步進入需要多久?"劉耀文問。
"至少四小時,負重情況下更久。"馬嘉祺瞥了眼坐在角落的朱志鑫,"帶記者的話,速度減半。"
朱志鑫抬起頭:"我不需要特殊照顧。"
"記者先生,這不是都市新聞發(fā)布會。"馬嘉祺冷笑,"山區(qū)余震頻繁,我們沒空照顧外行。"
"我在敘利亞阿勒頗跟過巷戰(zhàn),在剛果金穿越過雷區(qū)。"朱志鑫平靜地說,"如果拖后腿,你們隨時可以扔下我。"
帳篷里突然安靜下來。劉耀文的目光像兩把刀子刮過朱志鑫的臉:"明天五點出發(fā),遲到一秒就留下。"他轉(zhuǎn)向醫(yī)療官,"宋醫(yī)生,給他做基礎體檢。"
會后,宋亞軒把朱志鑫帶進醫(yī)療帳篷。年輕醫(yī)生有著與戰(zhàn)場格格不入的溫和笑容:"脫外套,我聽聽心肺。"
聽診器冰涼觸感讓朱志鑫一顫。宋亞軒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你的手在抖。"
"疲勞而已。"朱志鑫想抽回手,卻被醫(yī)生握得更緊。
"不規(guī)則的震顫,伴有輕微出汗。"宋亞軒聲音很輕,"PTSD?"
帳篷外傳來腳步聲,朱志鑫迅速拉下袖子:"只是低血糖。"
宋亞軒沒再追問,只是遞給他一包葡萄糖粉:"睡前沖水喝。"他頓了頓,"劉隊雖然兇,但從不會丟下任何人。跟緊他,你會安全的。"
夜深了,營地漸漸安靜下來。朱志鑫在睡袋里輾轉(zhuǎn)反側(cè),每次閉眼都會看見阿勒頗那天的火光。當雷聲從遠處傳來時,他猛地坐起,冷汗浸透了背心。
帳篷外有光亮。朱志鑫悄悄拉開一條縫,看見劉耀文坐在篝火旁,手里拿著——那是他的相機!
"你在干什么?"朱志鑫沖過去想搶相機。
劉耀文側(cè)身避開:"清潔鏡頭。"他指了指地上的工具包,"CMOS傳感器進灰了。"
朱志鑫愣在原地。相機被拆開了放在防塵布上,劉耀文手里拿著氣吹,動作意外地專業(yè)。
"你會修相機?"
"不會。"劉耀文頭也不抬,"但看了說明書。"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相機操作步驟。
朱志鑫突然不知該說什么。雷聲再次滾過天際,他控制不住地抖了一下。
"坐下。"劉耀文指了指對面的折疊凳,"等我裝完這個防抖模塊。"
兩人沉默地圍著篝火。朱志鑫注視著劉耀文的手指——那雙手在拆卸精密零件時穩(wěn)如磐石,完全看不出白天搬運碎石時的粗暴。
"為什么是敘利亞?"劉耀文突然問。
朱志鑫握緊拳頭又松開:"2018年國際新聞獎得主必須在戰(zhàn)地待滿六個月。"
"就為個獎?"
"剛開始是。"朱志鑫盯著火焰,"后來發(fā)現(xiàn)有人需要那些故事被看見。"他指了指相機,"就像今天那張手術照片,它會讓更多人捐款給無國界醫(yī)生。"
劉耀文沉默地擰緊最后一顆螺絲,把相機遞還給他:"試試。"
朱志鑫開機檢查,不僅灰塵清理干凈了,連對焦速度都比之前快了。"你動了AF馬達?"
"原廠設置反應延遲0.3秒。"劉耀文用樹枝撥弄火堆,"戰(zhàn)地記者需要更快。"
遠處傳來隱約的雷聲,朱志鑫的手指又開始輕微顫抖。劉耀文突然站起身,從戰(zhàn)術背包里掏出一盒象棋。
"會下嗎?"
朱志鑫點點頭。他們在篝火旁擺開棋盤,誰也沒再說話。當朱志鑫第三次走錯步時,劉耀文突然按住他的手:"別硬撐。利眠寧在宋醫(yī)生那里。"
"不用藥。"朱志鑫抽回手,"會遲鈍反應。"
劉耀文盯著他看了幾秒,突然起身走進帳篷,回來時拿著一條軍用毛毯扔給他:"睡這?;鸲涯苎谏w雷聲。"
朱志鑫裹緊毛毯,聞到了淡淡的硝煙和肥皂混合的氣息。他偷偷抬眼,看見劉耀文正在調(diào)試衛(wèi)星通訊器,側(cè)臉被火光鍍上一層金邊。
"明天..."朱志鑫猶豫著開口。
"五點。"劉耀文頭也不抬,"遲到一秒就留下。"
但這次,他的語氣似乎沒那么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