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像是從函月關那里開始的。
函月關的戰(zhàn)事發(fā)展太過出乎了他的預料。
等那位銀甲小將裴月朧的消息被呈到他面前后,西門戰(zhàn)才長嘆口氣。
西門戰(zhàn)“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怎么就沒注意到這個人呢?
北梁裴氏,怎么還有個女兒呢?
之前都沒注意過這個女流之輩。
裴月朧,北梁支柱,將門裴氏的女子,會武很正常,可她不僅擅戰(zhàn),還這般會用兵,簡直就像是一個天降奇人,難道,真的是血脈傳承?
裴氏,怎么盡出將帥之才?
竟連一女子都是如此,全天下的將帥之氣莫不是被裴氏一門獨攬了!
最可恨的是,此人從出現(xiàn)在函月關開始,先是一舉誅殺敵將,后又連戰(zhàn)連捷。
那邊裴家軍不僅因此士氣大盛,那裴老將軍還因此得了喘息之機,順利養(yǎng)好了傷,因此才得以挽回函月關之危。
可惜??!
應該先聯(lián)合北梁細作拼盡全力除掉此人才對。
現(xiàn)在卻是沒了先機,那些細作出了問題,想聯(lián)合她們攪動北梁朝堂風云也不可能了。
北梁泰寧帝如今已掌控朝堂,肅清朝堂,位置穩(wěn)固。
若想其內部再動蕩起來,除非能殺掉泰寧帝與其弟。
這難度太大了。
只是殺死其中一個,另一個都不會動搖位置,即便順利刺殺了泰寧帝,北梁御王也隨時可以繼位穩(wěn)固朝堂。
西門戰(zhàn)“時機,已經過去了?!?/p>
西門戰(zhàn)合上資料,迅速調整心態(tài)。
緊接著西境駐軍營地內,接連多日帳中議事,兩個月后,西境退兵。
隨后桑南與北詔先后退兵。
原本東岳抓住此機想要聯(lián)合北梁一同對桑南出兵,可意動的泰寧帝在接到裴月朧的一封加急密函后,沒有直接答應東岳的聯(lián)盟邀請。
一來一回耽擱下來,再有新的爆炸性消息時,已經是西境內部朝堂出事之事了。
……
西境王被刺殺了!
這也是西門戰(zhàn)急匆匆退兵回返的原因。
西境王只有一個兒子,繼承人就是他,但是除卻西門戰(zhàn)這個宸王勢力以外,還有另外兩股勢力最為強盛,一個是鎮(zhèn)守西境東邊的兵馬大將,另一個是西境朝堂上的半邊朝堂,開國皇帝的外戚勢力南宮氏。
南宮氏可以稱得上是最難殺的外戚勢力了,因為現(xiàn)如今的西門皇室,都有南宮氏的血脈,包括西門戰(zhàn)。
這股外戚勢力太過鼎盛,根基太深,與西門皇氏分庭抗禮絲毫不落下風。
一致對外時完全不用擔心什么,可一旦內部出現(xiàn)政權更迭問題,南宮氏就會想方設法奪權。
礙著名聲西門氏無法直接打壓南宮氏,南宮氏也無法纂位奪權,只能走架空新帝把持朝堂的路子。
可有宸王在的時候,這種事是無法發(fā)生都,但如今西門戰(zhàn)不是沒在嘛。
西門戰(zhàn)是非常清楚的,一切根基都在后方,西境內部穩(wěn),他在外才能放心干。
所以得到消息后果斷退兵回朝穩(wěn)定國祚并且調查刺殺者穩(wěn)定民心。
這一折騰,就是兩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