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白龍傳2之《長平記》第40集:山河新章
京城的天空終于褪去陰霾,春日的暖陽傾灑在歷經(jīng)滄桑的紫禁城上。司馬錦云佇立在皇宮廣場,翡翠短劍安靜地懸于腰間,劍柄上的龍魂紋路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廣場中央,萬民齊聚,共同見證小皇子——這位真正的龍脈傳人登基大典。
登基臺上,小皇子身著金絲龍袍,雖稚氣未脫,眼中卻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wěn)。當(dāng)傳國玉璽輕輕按在登基詔書的剎那,一道金光沖天而起,與天際流云交織成祥龍的形狀。人群中爆發(fā)出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聲浪卷著塵埃直沖云霄,仿佛要將過往所有的陰霾都徹底驅(qū)散。
"這一天,終于來了。"燕無雙走到司馬錦云身邊,玉笛換了嶄新的金絲纏繞,笛尾墜著的青玉穗子隨著微風(fēng)輕擺。她望著臺上的小皇子,嘴角揚(yáng)起欣慰的笑,"希望他能開創(chuàng)一個真正太平的盛世。"
史紅燭捧著藥箱走來,箱中裝滿了為慶典準(zhǔn)備的應(yīng)急藥材。她鬢邊別著一朵白菊,那是特意為在這場紛爭中逝去的人所戴。"聽說陛下打算在各地設(shè)立醫(yī)館,推廣惠民良方。"她將一碗清熱的涼茶遞給司馬錦云,"這倒與我一直以來的心愿不謀而合。"
登基大典結(jié)束后,司馬錦云收到了一封來自天神山莊的信。信箋上,父親司馬長嘯的字跡依舊蒼勁有力:"吾兒,山莊已重新修繕完畢,家中的梅樹今年開得格外盛。你二娘新釀了桂花蜜,三娘獵了頭野鹿,都盼著你帶朋友們回來聚聚。"信紙末尾,還畫著兩個歪歪扭扭的小人,那是妹妹們留下的記號。
三日后,司馬錦云與燕無雙、史紅燭踏上了返鄉(xiāng)之路。馬車緩緩駛出京城城門時,一位身著便服的少年追了上來——正是司馬錦云的孿生兄弟。他的眼神已褪去了曾經(jīng)的陰霾,多了幾分明朗:"哥,我想跟你們?nèi)ヌ焐裆角f看看,順便...學(xué)些功夫。"
司馬錦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讓出馬車的位置。車輪碾過青石板路,揚(yáng)起細(xì)碎的塵土。燕無雙倚著車窗,看著街邊孩童嬉笑追逐,突然輕聲哼起了青城派的小調(diào)。史紅燭則翻看著新記錄的藥方,時不時與吳萬奇交流幾句藥理。車外,山川錦繡,春風(fēng)拂面,一切都是嶄新的模樣。
回到天神山莊那日,漫天銀杏紛飛如金雨。司馬長嘯帶著族人們早早等候在莊門,二娘王靜玲端著剛出爐的糕點,三娘阿依娜則豪爽地遞來一碗烈酒。司馬幽蘭和司馬芳華尖叫著撲過來,一人抱住司馬錦云的手臂,嘰嘰喳喳地講述著莊里的新鮮事。
晚宴上,篝火熊熊燃燒,烤肉的香氣混著酒香彌漫在空氣中。公孫賀和尉遲琳嘉劃著拳,輸了的人被罰喝三大碗烈酒。吳萬奇被幾個小少年圍住,纏著他講京城的奇聞軼事。燕無雙和史紅燭坐在一旁,看著司馬錦云與孿生兄弟切磋劍法,偶爾相視一笑。
夜深了,司馬錦云獨(dú)自走到后山。月光灑在他身上,映得四周的竹林沙沙作響。他從懷中掏出那枚完整的龍形玉佩,玉佩表面的符文泛著柔和的光。經(jīng)歷了這么多生死考驗,如今的他終于明白,所謂龍脈之力,從來都不在玉佩之中,而在人心。
"在想什么?"燕無雙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遞來一件披風(fēng),"紅燭說你這幾天總咳嗽,要注意身子。"
司馬錦云接過披風(fēng),將玉佩收入懷中:"我在想,或許是時候放下江湖恩怨,好好過些平靜日子了。"他轉(zhuǎn)頭看向燕無雙,目光溫柔而堅定,"和你們一起。"
遠(yuǎn)處,傳來莊內(nèi)眾人的歡聲笑語。司馬錦云牽著燕無雙的手,朝著燈火通明的山莊走去。這一刻,所有的腥風(fēng)血雨都已成為過去,等待他們的,是嶄新的山河,和無數(shù)個溫暖的明天。而那枚承載著秘密與使命的龍形玉佩,終將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訴說著曾經(jīng)有一群人,為了正義與蒼生,拼盡全力守護(hù)這萬里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