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游泳訓練中心的室內(nèi)泳池,空氣里永遠彌漫著濃重的水汽、消毒水味和一種緊繃的、屬于速度與耐力的獨特氣息。
巨大的穹頂之下,碧藍的池水被分割成一道道筆直的泳道,水面被運動員們強勁的劃臂和打腿攪動得波光粼粼
水聲、教練的哨聲、出發(fā)臺的電子提示音交織成一片充滿力量感的喧囂。
林疏墨站在池邊稍高的觀賽臺上,墨玉般的眸子沉靜地掠過下方翻騰的水花。
并非特意前來,而是應國家隊運動康復中心一位資深理療師的邀請
,觀察幾位頂尖游泳運動員水下核心穩(wěn)定性和流線型姿態(tài)
為花滑跳躍落冰的沖擊力緩沖研究提供交叉參考。
她的目光習慣性地帶著冰上的精準,掃描著每一道水線中穿梭的身影
分析著他們蹬壁轉身的爆發(fā)力、水下蝶泳腿的連貫性、以及劃臂時肩背肌肉的延展軌跡。
就在這時,她的視線被第三泳道牢牢攫住。
那是一個正在進行混合泳訓練的身影。
不同于其他選手專注于單一泳姿的極致速度
混合泳需要流暢地在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之間切換
對技術全面性和身體協(xié)調性的要求達到了苛刻的程度。
他正在游仰泳段。
水面之下,他修長有力的身體伸展成一條近乎完美的流線
如同沉入碧波的古玉,溫潤而內(nèi)斂。小麥色的肌膚在清澈的池水下泛著健康的光澤
水流滑過他緊實流暢的肌肉線條,勾勒出雕塑般的力量感
他的劃水動作并不像蝶泳那般充滿爆炸性的力量感,也不似自由泳那樣追求高頻,而是帶著一種沉穩(wěn)的、充滿韻律的優(yōu)雅
每一次劃臂,肩背寬闊的肌肉群如同精密的齒輪般協(xié)同運作,推開水流,帶動身體平穩(wěn)而迅捷地前進。
水花極小,效率極高。
更吸引林疏墨注意的是他的
表情
水面上,他微仰的面容在粼粼波光中若隱若現(xiàn)
那是一張輪廓深邃而成熟的臉龐,鼻梁高挺,下頜線條清晰有力,帶著歲月沉淀下的沉穩(wěn)氣質
他的眼睛微閉著,濃密的睫毛上掛著細小的水珠,神態(tài)竟是
……近乎安詳
仿佛不是在進行高強度的競速訓練,而是在碧波中享受一場沉靜的冥想
這份在激烈運動中展現(xiàn)出的、深海般的沉靜,與周遭的喧囂形成了奇異的反差。
他,就是汪順。泳壇的傳奇老將,技術全面、經(jīng)驗豐富、以穩(wěn)定和強大的后程能力著稱。
林疏墨的墨玉眸子微微瞇起。
這份沉靜,并非懈怠,而是源于對身體和技術的絕對掌控與自信。
如同深海,表面平靜無波,內(nèi)里卻蘊藏著無盡的能量和復雜的洋流
這份氣質,與她在冰面上追求的那種摒除一切雜念、將身體與韻律融為一體的“冰之心境”,竟有某種微妙的契合。
很快,他切換到了蛙泳。動作標準得如同教科書,每一次蹬夾都充滿力量
推動身體如離弦之箭般破水而出,換氣時下頜線條繃緊,帶著一種沉穩(wěn)的銳利
最后沖刺的自由泳,劃頻陡然加快,水花飛濺,展現(xiàn)出與仰泳段截然不同的爆發(fā)力,但那份核心的穩(wěn)定和身體的協(xié)調感始終如一,如同磐石。
訓練結束,汪順雙手一撐池壁,利落地躍出水面。
水珠順著他寬闊的肩膀、緊實的胸腹和壁壘分明的腹肌線條滾落,在明亮的燈光下閃爍著碎鉆般的光芒
他摘下泳鏡,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眸——并非王昶那種慵懶的琥珀色
也不是潘展樂陽光般的淺琥珀,而是接近墨玉般的深褐色
沉靜、內(nèi)斂,如同深潭,一眼望不到底,卻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