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琰猛地睜開眼睛,冷汗浸透了里衣。他下意識摸向自己的脖頸,那里應當有一道自刎留下的疤痕,可指尖觸碰到的只有光滑的皮膚。
"三殿下,您醒了?"帳外傳來宮女小心翼翼的聲音,"太子殿下派人來問,您今日可要一同去獵場?"
獵場?
蕭景琰掀開床帳,刺目的陽光讓他瞇起眼。這不是他被軟禁的偏殿,而是他未失勢前的寢宮。案幾上放著一封請柬,上面的日期赫然是永和十二年秋——他墜湖自盡的三年前。
我重生了?
這個念頭如驚雷般在腦海中炸開。蕭景琰赤腳踩在冰涼的地磚上,真實的感覺告訴他,這不是夢。
"告訴太子殿下,我去。"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微微發(fā)抖,"不過我要先單獨見他一面。"
宮女驚訝地抬頭,誰都知道三皇子近來與太子不睦,已經(jīng)數(shù)月不曾私下會面了。
蕭景琰沒有解釋,只是命人準備沐浴。溫熱的水洗去一身冷汗,也讓他冷靜下來。前世種種在腦海中閃回:蕭景桓病態(tài)的占有欲,自己的絕望掙扎,最后冰冷的湖水淹沒頭頂...
但這一次,他要改變結局。
東宮的書房外,侍衛(wèi)見到蕭景琰明顯一怔:"三殿下,太子正在..."
"通報吧,就說我有要事相商。"蕭景琰平靜道。
片刻后,他被引入書房。蕭景桓站在窗邊,逆光中看不清表情。與記憶中最后那個瘋狂的形象不同,此時的蕭景桓還保留著幾分克制。
"稀客。"蕭景桓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三弟不是發(fā)誓再不踏足東宮么?"
蕭景琰深吸一口氣,突然雙膝跪地:"皇兄,我有罪。"
這一舉動顯然出乎蕭景桓預料,他轉過身,眉頭緊鎖:"你這是做什么?"
"我..."蕭景琰抬頭直視蕭景桓的眼睛,"我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里我們兄弟反目,我...死了,你也..."
蕭景桓的表情變了,他快步上前一把拉起蕭景琰:"胡說什么!"手卻在觸碰到蕭景琰的一刻微微發(fā)抖。
"夢里你對我說,從十五歲起就..."蕭景琰輕聲道,看著蕭景桓的瞳孔驟然收縮。
"住口!"蕭景桓猛地松開手,像是被燙到一般后退兩步,"你...你怎么會..."
果然,此時的蕭景桓已經(jīng)存了那份心思,只是尚未如前世那般瘋狂。蕭景琰心中了然,決定孤注一擲。
"皇兄,那個夢里,你最后抱著我的尸體說..."他刻意停頓,看到蕭景桓臉色煞白,"說'我只是不能失去你'。"
"啪"的一聲,蕭景桓手中的茶盞落地粉碎。他死死盯著蕭景琰,眼中情緒翻涌:"你...你真的夢到了?"
蕭景琰點頭:"不僅是夢,皇兄。我覺得那是我們的前世。"他上前一步,主動握住蕭景桓冰涼的手,"前世我們不得善終,這一世,我不想重蹈覆轍。"
蕭景桓的手在他掌中劇烈顫抖,良久,才啞聲道:"你不覺得...惡心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刺進蕭景琰心里。他想起前世自己斥責蕭景桓"瘋了"時的表情,原來那眼神不是憤怒,而是恐懼——恐懼被最在乎的人厭惡。
"不。"蕭景琰堅定地說,"我只是需要時間...來理解這種感情。"
蕭景桓猛地抬頭,眼中閃爍著不敢置信的光芒:"你...不逃開?"
"不逃。"蕭景琰微笑,"但皇兄也要答應我,不要再像夢里那樣...囚禁我。愛不該是牢籠。"
一滴淚從蕭景桓眼角滑落,他迅速別過臉去:"我...我會試著改變。"
從那天起,一切都不同了。
蕭景桓不再派人監(jiān)視蕭景琰的一舉一動,反而主動提出讓他參與邊關軍務——這是前世蕭景琰最渴望卻不得的機會。而蕭景琰也遵守承諾,每月都會主動來東宮與蕭景桓對弈談天。
朝臣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本勢同水火的兩兄弟竟?jié)u漸和睦起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每一次相處都是小心翼翼的試探與磨合。
一年后的中秋夜宴后,微醺的蕭景桓將蕭景琰拉到御花園的涼亭里。
"景琰,我有話對你說。"蕭景桓的眼睛在月光下格外明亮,"我打算向父皇請旨,讓你出宮建府。"
蕭景琰一怔。前世正是他請求離宮觸怒了蕭景桓,導致被軟禁的開端。
"為何突然..."
"因為你不自由。"蕭景桓苦笑,"前世我將你囚在身邊,結果...這一世我想試試放手。"他輕撫蕭景琰的臉頰,動作輕柔得如同對待易碎的珍寶,"你應當有自己的人生。"
蕭景琰心頭一熱,突然明白了蕭景桓的改變有多大。前世的占有欲化作了今生的成全,這才是真正的愛。
"那皇兄可愿常來我府上做客?"蕭景琰笑著問。
蕭景桓愣住了:"你...還愿見我?"
"不但愿見,"蕭景琰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握住蕭景桓的手,"我還想請皇兄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
"等我從邊關回來..."蕭景琰的耳根發(fā)燙,"我們結為契兄弟如何?"
契兄弟——雖無夫妻之名,卻有相伴之實。這是他們這樣的身份能爭取到的最親密關系。
蕭景桓的眼中瞬間涌出淚水,他一把將蕭景琰擁入懷中,聲音哽咽:"你...你當真?"
"當真。"蕭景琰回抱住他,"前世我們不得善終,這一世我想與你白頭偕老。"
月光下,兩個身影緊緊相擁。遠處宮燈如晝,近處花香襲人,而他們終于找到了彼此正確的相處方式——不是囚禁與反抗,而是尊重與相愛。
又一年春,蕭景琰從邊關凱旋。京城十里長街,百姓夾道歡迎。而站在城門最高處等待的,是一身明黃太子服的蕭景桓。
當蕭景琰下馬行禮時,蕭景桓不顧禮制快步下階,親手將他扶起。兩人相視一笑,眼中盡是旁人看不懂的深情。
那夜,東宮設宴慶功。酒過三巡,蕭景桓屏退左右,從懷中取出一對白玉佩。
"父皇已經(jīng)準了我們的請求。"他將其中一枚玉佩系在蕭景琰腰間,"從今往后,你我生死與共。"
蕭景琰撫摸著玉佩上精致的龍紋,輕聲道:"這次,我們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蕭景桓笑著點頭,在滿庭花香中,輕輕吻上了蕭景琰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