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四年的涿縣集市飄著豆香,十五歲的劉備蹲在草鞋攤后,望著街尾呼嘯而過的羽林軍,粗糲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攤前的桑木劍。那棵五丈高的大桑樹在頭頂沙沙作響,鄰里都說此樹形狀如皇帝的車蓋,他日必出貴人??纱丝躺倌甓吇仨懙?,卻是母親 “織席販履亦能立身” 的叮囑。誰也沒想到,這個編草鞋的少年,日后會在亂世中掀起驚天駭浪。?
劉備生于延熹四年(公元 161 年),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但到他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父親早逝后,劉備與母親相依為命,靠著織席販履維持生計。貧寒的生活并未磨滅他的志向,每當看到朝廷征兵的告示,或是聽聞邊疆戰(zhàn)事,他的眼中總會燃起熾熱的光芒。?
同郡的公孫瓚是劉備少年時的好友,也是他人生的引路人。公孫瓚年長劉備幾歲,見多識廣,常給劉備講述外面的世界。在公孫瓚的影響下,劉備不再滿足于做個普通的商販,他渴望建功立業(yè),恢復漢室榮光。?
為了增長見識,劉備拜在名士盧植門下求學。在盧植的學堂里,劉備結(jié)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學到了不少治國安邦的道理。然而,時局動蕩不安,黃巾之亂爆發(fā),天下陷入一片混亂。劉備意識到,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唯有投身于這亂世之中。?
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黃巾起義席卷全國。劉備與關羽、張飛在涿縣的桃園中結(jié)為異姓兄弟,發(fā)誓同生共死,匡扶漢室。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手持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當之勇;張飛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使丈八蛇矛,勇猛無比。三人招募鄉(xiāng)勇,組建起一支隊伍,跟隨校尉鄒靖討伐黃巾軍。?
在戰(zhàn)斗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配合默契,屢立戰(zhàn)功。劉備因功被封為安喜縣尉,開啟了他的仕途之路。然而,朝廷腐敗,督郵索賄不成,便欲陷害劉備。劉備一怒之下,將督郵綁在樹上,狠狠鞭打,隨后棄官而去。?
此后,劉備輾轉(zhuǎn)多地,先后投奔公孫瓚、陶謙等諸侯。興平元年(公元 194 年),曹操以為父報仇之名,攻打徐州。陶謙向各路諸侯求救,劉備率部前往支援。曹操因后方生變,被迫撤軍。陶謙感激劉備的相助,將徐州托付給他。劉備推辭再三,最終還是接管了徐州,這是他第一次擁有屬于自己的地盤。?
劉備占據(jù)徐州后,引起了袁術的不滿。袁術派兵攻打徐州,劉備率軍迎戰(zhàn)。此時,呂布趁虛而入,襲取了徐州。劉備腹背受敵,大敗而歸,無奈之下,只得向呂布求和,暫居小沛。?
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袁術再次派軍攻打劉備,呂布轅門射戟,為劉備解圍。然而,好景不長,呂布忌憚劉備在小沛發(fā)展勢力,親自率軍攻打小沛。劉備戰(zhàn)敗,逃往許都,投奔曹操。?
曹操對劉備禮遇有加,表奏漢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然而,曹操的謀士荀彧、程昱卻認為劉備乃世之梟雄,建議曹操盡早除掉他。曹操對劉備既欣賞又忌憚,猶豫不決。?
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劉備參與董承等人的 “衣帶詔” 計劃,欲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后,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占據(jù)徐州,再次與曹操為敵。曹操親率大軍征討劉備,劉備戰(zhàn)敗,逃往青州,投奔袁紹。?
在袁紹處,劉備得知關羽、張飛的下落,便以聯(lián)絡劉表為由,離開袁紹,前往荊州。劉表親自出城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并將新野交給劉備屯駐。在荊州,劉備一待就是七年。這七年里,他廣納賢才,積累實力,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劉備經(jīng)徐庶推薦,得知隆中隱居著一位絕世奇才諸葛亮。為了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三次前往隆中拜訪。前兩次,諸葛亮都外出未歸,直到第三次,劉備才見到了諸葛亮。?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提出了著名的 “隆中對”。他建議劉備先占據(jù)荊州、益州,與曹操、孫權形成鼎足之勢,然后內(nèi)修政理,外結(jié)孫權,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北伐,復興漢室。劉備聽后,茅塞頓開,對諸葛亮的才能敬佩不已,力邀他出山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輔佐劉備成就大業(yè)。?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劉表病逝,其子劉琮不戰(zhàn)而降。劉備被迫率軍南撤,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的虎豹騎追上。劉備拋妻棄子,僅率數(shù)十騎逃走,多虧趙云單槍匹馬沖入敵陣,七進七出,救出了劉備的兒子劉禪和甘夫人;張飛據(jù)水斷橋,一聲怒吼,嚇退曹軍,劉備才得以脫險。?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派諸葛亮前往江東,與孫權結(jié)盟,共同抗擊曹操。孫權任命周瑜為大都督,率領三萬吳軍,與劉備的兩萬軍隊組成聯(lián)軍,在赤壁與曹軍對峙。?
此時的曹操,志得意滿,將戰(zhàn)船用鐵鏈首尾相連,以解決北方士兵暈船的問題。周瑜采納了黃蓋的火攻之計,黃蓋率領數(shù)十艘裝滿易燃物的戰(zhàn)船,假裝投降曹操。當戰(zhàn)船靠近曹軍水寨時,黃蓋下令點火,火勢迅速蔓延,曹軍戰(zhàn)船頓時陷入一片火海。孫劉聯(lián)軍趁機出擊,曹軍大敗,曹操率殘部狼狽北逃。?
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趁機占領荊州南部四郡,并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以此為根基,開始向益州發(fā)展。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劉璋聽從張松的建議,邀請劉備入川,協(xié)助他抵御張魯。劉備率領龐統(tǒng)、黃忠、魏延等將領入川,然而,雙方最終反目成仇。?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劉備圍困成都,劉璋出城投降,劉備占據(jù)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劉備在漢中之戰(zhàn)中擊敗曹操,自稱漢中王。此時的劉備,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 年),曹丕篡漢稱帝,建立曹魏政權。消息傳到益州,劉備為延續(xù)漢室正統(tǒng),于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漢。?
劉備稱帝后,為給關羽報仇,同時奪回荊州,親率大軍東征孫權。孫權派陸遜為大都督,率軍抵御。章武二年(公元 222 年),陸遜在夷陵之戰(zhàn)中采用火攻之計,大破蜀軍。劉備大敗,逃往白帝城。?
在白帝城,劉備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并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痛哭流涕,發(fā)誓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章武三年(公元 223 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
劉備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他出身低微,卻胸懷大志;他屢戰(zhàn)屢敗,卻始終百折不撓;他以仁義為本,廣納賢才,最終在亂世中建立了蜀漢政權,成為一代梟雄。他的故事,激勵著無數(shù)后人在困境中堅守信念,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