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春雪剛化,李歸唐就帶著西域商隊換來的棉花種子,往瓜州去了。他讓人在瓜州城外辟了百畝試驗田,張淮鼎親自帶著農(nóng)官蹲在田里,學著播撒種子。
“歸唐兄,這‘白絨絨’真能織布?”張淮鼎捏著棉花籽,滿臉懷疑。河西百姓種慣了粟麥,對這從沒見過的作物,心里打鼓。
“不僅能織布,還能做棉襖,比皮毛輕便,比麻布保暖?!崩顨w唐蹲下身,示范著開溝、下種、覆土,“記住,行距要三尺,株距一尺半,得勤澆水,但不能澇——這東西怕淹?!?/p>
可沒等棉苗長到半尺高,麻煩就來了。試驗田里突然鬧起了“蟲災(zāi)”,一種青黑色的蟲子啃食棉葉,一夜之間就毀了半畝苗。農(nóng)官們急得直跺腳:“郎君,這是‘天蟲’?。∈巧咸觳淮娺@新作物!”
百姓也跟著起哄,說棉花是“域外妖物”,紛紛要求毀了試驗田。張淮鼎焦頭爛額,跑來問李歸唐:“歸唐兄,要不……就算了?”
“算什么算?”李歸唐盯著棉葉上的蟲子,忽然笑了,“這不是天蟲,是‘棉鈴蟲’,我在‘殘卷’里見過——用煙梗泡水噴葉,能毒死它們;再讓雞群進田啄食,保準除得干干凈凈?!?/p>
煙梗是榨油后的廢料,向來當柴燒,誰也沒想到能殺蟲。李歸唐讓人燒了三大鍋煙梗水,帶著農(nóng)官往棉葉上噴灑,又趕了幾百只雞進田。果然,不到三日,棉鈴蟲就銷聲匿跡,幸存的棉苗反倒長得更壯實了。
“歸唐郎君真是神了!”百姓們服了,紛紛跑來要棉花種子,試驗田很快擴到了千畝。李歸唐趁機讓人在沙州、肅州也辟棉田,還請了西域的織工,教百姓彈棉、紡紗——他要讓河西不僅有糧倉,還有“棉倉”。
解決了棉田風波,李歸唐把目光投向了輪臺。
輪臺是西域通往河西的咽喉,自吐蕃衰落,就被大食扶持的“回鶻叛部”占據(jù)。首領(lǐng)名喚“烏古斯”,原是甘州回鶻的王子,因爭位失敗,投靠大食,在輪臺筑起堡壘,阻斷了河西與西域的商路。
“烏古斯有大食撐腰,堡壘里屯了五千精兵,還有十門‘回回炮’(大食的投石機)。”王二鋪開地圖,指著輪臺城的輪廓,“這城比橫塞城還堅固,硬攻怕是要吃虧。”
李歸唐卻盯著輪臺城外的“孔雀河”:“烏古斯的水源全靠孔雀河,只要斷了他的水,再堅固的堡壘也守不住?!?/p>
他的計劃分三步:第一步,讓周鐵牛帶工匠,在孔雀河上游修壩,偷偷截流;第二步,派張淮鼎去輪臺附近的“小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境內(nèi)),許以商路利益,借兵三千,堵住烏古斯西逃的路;第三步,自己親率主力,等輪臺斷水三日,再強攻東門——那里是烏古斯防守最松懈的地方。
可計劃剛執(zhí)行到第一步,就出了岔子。周鐵牛修壩時,被大食的斥候發(fā)現(xiàn)了。烏古斯立刻派兩千騎兵突襲,周鐵牛帶著工匠邊打邊退,雖沒讓對方毀了壩,卻也暴露了意圖。
“李歸唐想斷我水源?”輪臺城內(nèi),烏古斯站在堡壘上,看著干涸的河床,冷笑不止,“傳我命令,把城里的存水集中管理,每戶每日只發(fā)一瓢!另外,讓大食的‘回回炮’對準東門,我倒要看看,他敢不敢來攻!”
三日后,李歸唐的主力抵達輪臺城下。果然如烏古斯所料,東門的守兵增加了一倍,城頭上的回回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對著來路。
“歸唐兄,烏古斯有防備了,要不改攻南門?”張淮鼎憂心道。他剛從大勃律國回來,借的兵已在城西就位,就等總攻信號。
“不,就攻東門?!崩顨w唐指著城頭上的回回炮,“你看那些炮的底座,都是石頭壘的,移動不便——這就是他們的弱點?!?/p>
他讓人推來十輛“沖車”,但車身上蒙的不是濕牛皮,而是浸了水的棉被——能擋住箭雨,更能緩沖石頭的沖擊力。車后跟著五百名“飛火槍兵”,這是老周鐵匠新造的武器:長桿前端綁著灌了火藥的竹筒,點燃后能噴出丈余長的火焰,對付密集的守兵最有效。
“放!”
隨著李歸唐一聲令下,沖車頂著箭雨沖向城門,飛火槍兵則在沖車掩護下,朝著城頭噴射火焰。城頭上的大食兵沒見過這“噴火的棍子”,嚇得連連后退,回回炮的操作頓時亂了套。
“就是現(xiàn)在!”李歸唐摘下破甲弩,一箭射向回回炮的絞盤。弩箭精準地穿透木軸,那門最大的回回炮“哐當”一聲歪倒,砸塌了半個垛口。
歸義軍將士趁機爬上云梯,短柄斧劈開垛口的守兵。烏古斯在城樓上看得目眥欲裂,親自提刀砍殺退逃的士兵:“給我頂??!后退者死!”
可此時的輪臺城,早已因斷水亂了套。百姓們敲著水盆請愿,要求烏古斯開城投降;士兵們口干舌燥,連刀都快握不住了。東門的守兵見歸義軍殺上城,紛紛扔下兵器跪地求饒。
“完了……”烏古斯看著涌入城內(nèi)的歸義軍,知道大勢已去。他想從西門突圍,卻被小勃律國的兵攔住——張淮鼎早讓人在必經(jīng)之路撒了鐵蒺藜,烏古斯的戰(zhàn)馬剛跑出沒多遠,就被絆倒在地。
“烏古斯,降不降?”李歸唐的聲音從背后傳來,破甲弩的箭尖,正對著他的后心。
烏古斯回頭,看著渾身浴血的李歸唐,又看了看城頭上飄揚的唐旗,突然慘笑:“我輸了……但你別得意,大食的援軍很快就到,你守得住輪臺,守不住整個西域!”
李歸唐沒殺他,把他關(guān)進輪臺的大牢——留著還有用,能跟大食討價還價。
收復(fù)輪臺的消息傳到敦煌,百姓們在街頭跳起了“胡旋舞”,商隊們更是歡呼雀躍——通往西域的商路終于打通了,絲綢、茶葉能換回更多的香料、寶石,還有李歸唐急需的“硫磺礦”(造火藥的原料)。
可慶功酒還沒喝完,長安就來了急報:牛僧孺以“李歸唐私通大食”為由,在朝堂上彈劾他,還說輪臺是“化外之地”,不該納入河西版圖,要求皇帝下旨,讓李歸唐“撤軍還朝”。
“這老匹夫!”王二把酒杯摔在地上,“咱們流血流汗收復(fù)的土地,他一句話就要讓出來?”
李歸唐卻很平靜。他知道牛僧孺是怕他在西域勢力太大,想借“撤軍”削弱他。但他早有準備——讓張淮鼎在長安散布消息,說“輪臺藏有大食的寶藏,李歸唐正派人挖掘,準備獻給陛下”。
這招果然管用。貪財?shù)奶栖沧谝宦犛小皩毑亍?,立刻駁回了牛僧孺的彈劾,還下旨讓李歸唐“妥善看管輪臺,勿使寶藏流失”。
“歸唐兄,你這招‘以毒攻毒’太妙了!”張淮鼎從長安傳回的信里,滿是佩服。
李歸唐看著信,卻沒笑。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穩(wěn)住了長安。大食的援軍遲早會來,吐蕃的殘余勢力還在窺伺,黠戛斯在漠北虎視眈眈……河西的安穩(wěn),從來都是打出來的。
他讓人在輪臺城外開墾棉田,把瓜州的棉種分發(fā)給百姓:“今年種棉,明年就能穿上棉襖——輪臺的冬天,比敦煌冷?!?/p>
百姓們歡呼著接過種子,在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上,播下新的希望。
李歸唐站在輪臺城頭,望著西域的方向。夕陽下,孔雀河的水流重新注入河床,波光粼粼,像一條連接河西與西域的銀帶。
“下一站,是龜茲(今庫車)?!彼p聲道。
張淮鼎的回信里說,龜茲的大食守將最近在虐待佛教徒,百姓怨聲載道——這正是收復(fù)龜茲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