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鄞州水患貧發(fā),皇上焦頭爛額,夜不能寐。沒有更好的對策。鼓勵朝中大臣群策群力,積極上奏治理水患的有效法子。
鄞州,本是安居樂業(yè)的山水之鄉(xiāng),可近年來,雨水多,暴雨頻發(fā)導(dǎo)致洪水泛濫,好好的農(nóng)耕田地都淹了。不少百姓忙活一年下來不僅顆粒無收,連養(yǎng)家糊口、填飽肚子都是奢望。鄞州已經(jīng)連著兩年鬧饑荒,百姓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朝中上下,無人不知鄞州地勢低洼,三面環(huán)山,水患難治。
朝上,皇上幾次三番提及,眾大臣屏息凝神,俯首躬身,眼睛躲閃,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沾上這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太和殿內(nèi),氣氛凝重,皇上臉色鐵青,怒目圓睜。大臣們頷首擰眉,噤若寒蟬,像在苦思冥想似得。
皇上在龍椅上,望著殿前文武百官,靜候許久。見無一人上奏,臉色嚴(yán)肅且凝重?;噬鲜稚夏﹃堃伟咽帧B曇羧绾殓?,沉沉出聲:
皇上罷了!
皇上平日里,大事小情,一個二個恨不得上奏十幾本
皇上如今,年年頻發(fā)的鄞州水患卻無人敢接
皇上我大昭國養(yǎng)你們這群酒囊飯袋有何用!
殿前依舊無人敢貿(mào)然出聲?;噬狭鑵柕哪抗鈷咭曔^殿前的幾位重臣:
皇上丁丞相,你身為文官之首,對此事有何高見
丁丞相不得已出列,行君臣之禮應(yīng)聲:
丁丞相鄞州水患乃天災(zāi),實非凡身肉體能干預(yù)。
丁丞相依臣之見,只能疏散群眾,撥款賑災(zāi)。像上年一樣,待梅雨季節(jié)一過,水患不攻而破,不治自愈
皇上聞言,滿臉為難,慎思許久,才言:
皇上此法只能解一時之急,不是長久之計
皇上去年鄞州水災(zāi)突發(fā),來勢洶洶,為賑災(zāi)救民,國庫已消耗殆盡
皇上今年國庫還未充盈,入不敷出,不宜此法
皇上何況若年年如此,總不能全拿銀兩去砸
周尚書此時上前一步,躬身進言:
周尚書圣上所言有理
他側(cè)目瞥了眼丞相,又說:
周尚書治標(biāo)不治本,實在拖垮昭國
周尚書丞相從政多年,怎會如此淺薄短視?
義正言辭:
周尚書國難當(dāng)前,不以國體為重,反而企圖用虧空國庫,損失國本的下下策治理水患,不惜舍本逐末
周尚書丞相是何意圖啊
丞相面色氣成紫青色,哪受得了這番陰陽,寸步不讓:
丁丞相周卿這話,是說我別有用心么!
周尚書反倒一副無心之過的樣子,不以為意:
周尚書欸,丞相莫怒,我可沒那么說,丞相可別多想
周尚書微臣只是認為丞相的進言欠妥,考慮不周,大則動輒昭國根基,小則使昭國外強中干,難御外賊虎視眈眈。
周梁甫不緊不慢地穩(wěn)穩(wěn)道:
周尚書有失丞相水準(zhǔn)
丞相聞言,余光瞥見圣上怒目圓睜地盯著他,似有疑慮。丁丞趕忙俯身叩首,連連明志表忠心:
丁丞相圣上明鑒,微臣對昭國忠心耿耿,天地可表,臣一生為昭國從青絲熬成白發(fā),絕對是一心為公為民,不敢有他心
說罷,瞪著周尚書,白了眼他,怒斥:
丁丞相周梁甫,你可別血口噴人!
殿前百官嗅出二人間微妙氣氛,夾在中間的大臣們紛紛撤步后退,讓出戰(zhàn)場。二人眼神對峙得快要擦出火星子了,針尖麥芒爭鋒相對。
皇上不愿再浪費時間聽二人爭辯,厲聲喝道,響徹大殿:
皇上夠了!
皇上你們二人是把這太和殿當(dāng)成自家內(nèi)宅了么?
皇上看看這是哪!
皇上輕輕甩開龍袍袖擺,清清嗓子,沉聲:
皇上好了!
皇上論朝政,各抒己見,無礙
皇上朕想聽你們的意見,鄞州水患已迫在眉睫,必須盡快給朕一個對策
殿前,眾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廣開言路,商量對策。
許久,只見沈?qū)④娺~步向前,躬身進言:
沈?qū)④?/a>稟皇上
沈?qū)④?/a>微臣一介武夫,恕臣無能,尚無更好的對策
沈?qū)④?/a>依老臣之見,若朝廷內(nèi)無切實可行的治水患之法。不如張布招賢榜
沈?qū)④?/a>舉國之內(nèi),招納有識之士,進宮覲見,派往鄞州治理水患。
沈?qū)④?/a>如若真有本事根治,封官進爵,想必皇上不會虧待。既能解了圣上的燃眉之急,又能救民于水火。
沈?qū)④?/a>選賢舉能,方能群策群力,共治水患
皇上思慮半晌,微微展眉:
皇上如今看來,暫且如此吧
皇上就按你說得辦!
宮內(nèi)晌午的鐘聲敲響,驚醒御花園的池魚蟲鳥。
皇上一聲:
皇上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大臣們行大禮叩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目送皇上下朝。眾人三言兩語,相談而散
宮內(nèi)的鐘聲越發(fā)敦實厚重響亮,聞聲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