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形體,沒有邊界。只有一片溫暖、寧靜、流淌著柔和金光的海洋。
蘇晚的“存在”就沉浸在這片光海之中。不再是撕裂的痛苦,不再是冰冷的指令。搖籃曲的終章不僅凈化了熔爐,也將她最后點燃自己的意識碎片,溫柔地打散、融入了這片由無數(shù)被解放、被安息的靈魂微光構(gòu)成的意識之海。
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個體”。只有無數(shù)破碎而溫暖的記憶、情感、未盡的思緒,如同星辰般在光海中沉浮、交融。
她“看”到:
一個年輕研究員第一次成功連接志愿者意識時,那種純粹的、如同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般的激動與喜悅(屬于先驅(qū)時代的光點)。
一個母親在虛擬星海中擁抱她因意外腦死亡的孩子時,那短暫卻真實的慰藉與淚水的咸澀(屬于早期志愿者的光點)。
一個被“蜂鳥”芯片折磨得瀕臨崩潰的士兵,在搖籃曲安息力量降臨時,意識深處那聲如釋重負(fù)的嘆息(屬于后期受害者的光點)。
還有…林默小時候第一次組裝出簡陋的收音機,興奮地舉給她看時,眼中閃爍的光芒(屬于她自己的碎片)。
老K(先驅(qū))在親手埋下“墓碑”協(xié)議種子時,眼中深藏的疲憊與無人理解的悲涼(屬于他的碎片)。
她的意識不再執(zhí)著于“蘇晚”這個個體,而是如同燈塔最后的回音,在這片包容一切的光海中溫柔地回蕩,撫慰著每一個融入其中的靈魂碎片,分享著它們的溫暖,也分擔(dān)著它們的悲傷。
沒有言語,只有一種超越了理解的共鳴。一種宏大而寧靜的悲憫。
偶爾,當(dāng)光海泛起細(xì)微的漣漪,她會“感覺”到一絲極其微弱、卻異常熟悉的頻率波動。像是一個懵懂的孩子在黑暗中,笨拙地?fù)軇忧傧摇?/p>
是許樂。
是她在遙遠(yuǎn)的現(xiàn)實世界中,指尖無意識流瀉出的、帶著困惑與生機的微弱綠光。
每當(dāng)這時,光海中屬于蘇晚的那片回音,便會漾起一圈更加柔和、充滿鼓勵的金色漣漪。如同一個無聲的微笑,穿越了生與死、意識與物質(zhì)的界限,輕輕拂過那個在畫布上尋找光點的女孩。
燈塔熄滅了,但它的光,化作了星辰,融入了大海,以另一種方式,永恒地照耀著,指引著那些仍在黑暗中跋涉、尋找光點的靈魂。余燼散盡,回音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