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氣氛并未因醫(yī)生帶來的“暫時脫險”消息而緩解分毫,反而因為“聲帶手術(shù)”的陰影而更加凝滯。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得如同背景一部分的唐哲遠(yuǎn),忽然動了。
他向前穩(wěn)穩(wěn)地邁出一步,那高大的身影帶來的無形壓迫感瞬間讓本就稀薄的空氣為之一凝。
他的目光,第一次如此直接、如此冰冷地投向林薇,那雙深陷的眼眸里,翻涌著壓抑到極致的風(fēng)暴。
他抬起手,將一直緊攥在手中的那個牛皮紙文件袋,以一種不容置疑、不容拒絕的姿態(tài),遞到了林薇面前。
唐哲遠(yuǎn)“他的命,暫時吊住了。”
唐哲遠(yuǎn)的聲音比剛才更加沙啞低沉:
唐哲遠(yuǎn)“但他的嗓子,他的音樂…絕不能毀在那群雜碎手里!”
他的眼神銳利如手術(shù)刀,仿佛要剖開林薇的思維:
唐哲遠(yuǎn)“這東西,能釘死陳振業(yè)!能幫他掃清障礙,把嗓子拿回來!”
林薇的心臟猛地一跳!她沒有絲毫猶豫,伸手接過了那個沉甸甸的文件袋。入手冰涼,還帶著他掌心因長時間緊握而滲出的潮濕汗意。
她迅速而利落地解開纏繞的棉線繩,從文件袋里抽出一疊厚厚的東西。
不是預(yù)想中的合同復(fù)印件或黑料證據(jù)。是樂譜。
厚厚一疊,紙張泛著陳年的黃褐色,邊緣卷曲磨損,有些頁面甚至帶著清晰的折痕和污漬。
譜面上是手寫的音符和歌詞,字跡時而狂放不羈,龍飛鳳舞,時而又細(xì)膩克制,帶著強烈的個人風(fēng)格印記。
有些譜子寫得相對完整,有些則是零散的旋律片段或歌詞草稿,涂涂改改,布滿了反復(fù)修改的痕跡。
最令人震撼的是,每一張樂譜的空白處,甚至譜線之間的縫隙里,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那些字跡林薇一眼就認(rèn)出——是薛之謙的!
薛之謙“這段旋律走向太冒險了?不!這正是天才的火花!別怕,繼續(xù)深挖它!”(字跡飛揚,帶著強烈的鼓勵)
薛之謙“副歌這句詞不夠痛,想想你外婆走那天,你躲在琴房里對著墻拉琴的感覺,把那種鈍痛挖出來!”(筆觸沉重,直指要害)
薛之謙“編曲建議:第二段主歌后加入低音弦樂鋪底,像暗涌的潮水,把情緒往下壓,積蓄力量,到Bridge再徹底爆發(fā)!試試!”(專業(yè)且具體)
薛之謙“哲遠(yuǎn),別管那些門外漢評委的狗屁不通!這歌里有光!有我從未聽過的光!相信我!”(字句鏗鏘,充滿力量)
薛之謙“又退稿了?正常!我當(dāng)年也被退了八次!第九次,它他媽的火了!別泄氣!”(帶著自嘲和過來人的豁達(dá))
林薇一頁頁快速翻過,越看,心頭的震動越強烈!
這些批注的時間跨度明顯很大,筆跡從青澀到成熟,內(nèi)容從單純的鼓勵到犀利的專業(yè)建議,甚至分享自己曾經(jīng)失敗的糗事來安慰對方…這哪里是普通的交流?
這分明是一個同樣在荊棘密布的音樂路上艱難跋涉的歌者,對另一個才華橫溢卻屢屢碰壁、瀕臨絕望的年輕人,傾盡全力的指引、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感同身受的陪伴!
這些樂譜,是唐哲遠(yuǎn)在寂寂無名、最不被認(rèn)可、最困頓潦倒時期的創(chuàng)作手稿!是曾被無數(shù)次退回的“廢紙”!
而上面那些密密麻麻、飽含著心血與溫度的批注,則來自一個名叫薛之謙的、同樣掙扎在音樂路上的“同行者”和“引路人”!
這份情誼,早已超越了當(dāng)年那五千塊錢的資助,是深入靈魂的共鳴、理解與不離不棄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