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亚洲av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話本小說網 > 古代小說 > 古代人物自述
本書標簽: 古代  古人  悲歡離合   

辛棄疾

古代人物自述

我生于宋高宗紹興十年五月十一日,那是一個金人統(tǒng)治下的山東歷城。我的祖父辛贊雖在金朝為官,卻始終心懷故國,常常帶著我"登高望遠,指畫山河",講述當年大宋的輝煌與靖康之恥的痛楚。祖父為我取名"棄疾",是希望我能像漢代名將霍去病一樣驅逐外敵,恢復中原。我自幼便在這種家國情懷中長大,心中早已埋下了抗金復國的種子。

少年時期,我勤奮好學,不僅精通經史子集,更研習兵法武藝。祖父常對我說:"汝當以恢復為志,勿以家為念。"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我親眼目睹金人對漢人的欺壓,百姓流離失所,心中憤懣難平。每當夜深人靜,我獨自練劍,劍鋒所指,仿佛能斬盡天下不平事。那時的我,意氣風發(fā),豪情萬丈,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率領千軍萬馬,直搗黃龍,恢復中原。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中原百姓紛紛起義反抗。二十一歲的我,毅然聚集了兩千義士,加入了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我擔任掌書記,為義軍出謀劃策。記得有一次,我奉命南下聯(lián)絡南宋朝廷,歸來時驚聞叛徒張安國殺害耿京、投降金人,義軍潰散。我怒不可遏,親率五十輕騎直闖五萬金軍大營,生擒張安國,晝夜兼程將其押解至建康處決。這一壯舉震驚朝野,連宋高宗也為之動容,我被任命為江陰簽判,正式開始了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南歸之初,我滿懷報國之志,先后上《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詳陳抗金方略。我主張"無欲速,無見小利",提出"聚兵為屯,以守為本,俟時而動"的戰(zhàn)略,可惜朝廷偏安一隅,主和派當道,我的建議大多未被采納。乾道元年,我被調任建康府通判,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詞中盡顯我壯志難酬的悲憤。

淳熙年間,我歷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轉運使、安撫使等職,雖不能上前線抗金,但在地方任上,我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發(fā)展生產,創(chuàng)建飛虎軍,為抗金積蓄力量。在湖南安撫使任上,我克服重重困難,僅用三個月就建成飛虎軍營寨,招募步兵二千,騎兵五百,打造兵器,儲備糧草。有人彈劾我"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我置之不理。我知道,沒有強大的軍隊,談何恢復中原?后來這支軍隊成為南宋邊防的重要力量,證明了我的遠見。

然而,我的剛直性格和激進主張終究不為朝廷所容。淳熙八年,我被彈劾罷官,退居江西上饒帶湖。初聞罷官消息,我憤懣難平,寫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的詞句。然而,當我來到帶湖,看到自己早已營建的莊園,面對青山綠水,心境漸漸平和下來。我在帶湖度過了近十年的閑居生活,自號"稼軒居士",日與農人為伍,研究農事,飲酒賦詩,看似逍遙,實則壯志未泯。這期間我創(chuàng)作了大量詞作,如《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表面寫田園之樂,內里卻藏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

紹熙三年,我一度被重新起用為福建提點刑獄,后改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我整頓鹽政,籌備海防,本想有所作為,卻再次遭到彈劾,重回帶湖。慶元二年,帶湖莊園失火,我遷至鉛山瓢泉定居。此時的我已經年過半百,鬢發(fā)斑白,但恢復之志從未消減。每當夜深人靜,我仍會取出珍藏的寶劍擦拭,回憶當年突襲金營的壯舉。我寫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詞中豪情不減當年,然而結尾卻陡然轉折:"可憐白發(fā)生!"道盡英雄暮年的無奈。

開禧元年,韓侂胄主持朝政,準備北伐,我再次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改知鎮(zhèn)江府。我積極備戰(zhàn),派遣間諜深入金境搜集情報,招募壯士訓練,儲備軍需。然而朝廷急功近利,不采納我穩(wěn)健的建議,我預感北伐必敗,憂心如焚。在鎮(zhèn)江,我登上北固亭,遙望中原,寫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懷古傷今,既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追慕,也暗含對朝廷草率北伐的憂慮。果然,開禧二年,北伐失利,我被降職,心灰意冷之下辭官歸隱。

回到鉛山后,我身體日漸衰弱,但每當聽到抗金的消息,仍會激動不已。我明白自己此生恐怕難以看到中原恢復的那一天了,只能將滿腔熱血傾注于詞作之中。我的一生,經歷了從熱血青年到壯志未酬的老者的轉變,但報國之志從未改變。我常常想起祖父帶我登高望遠的情景,想起那些與我并肩作戰(zhàn)卻早已離世的戰(zhàn)友,想起中原百姓在金人鐵蹄下的呻吟。我多么希望能像霍去病那樣建功立業(yè),可惜生不逢時,只能將"了卻君王天下事"的夢想寄托于詩詞之中。

開禧三年九月初十,我在鉛山病逝,臨終前仍高呼"殺賊!殺賊!"據說朝廷聞訊后賜謚號"忠敏",但這一切對我已不重要。我死后,兒子們將我與夫人合葬于鉛山陽原山麓?;仡櫸业囊簧?,雖未能實現(xiàn)恢復中原的夙愿,但我無愧于心。我曾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曾在官場上為民請命,曾在詞壇上獨樹一幟。我的詞不是那些無病呻吟的靡靡之音,而是飽含血性與豪情的壯歌。我用生命踐行了"男兒到死心如鐵"的誓言。

如今,人們稱我為"詞中之龍",將我與蘇軾并稱"蘇辛"。我的詞作流傳后世,有慷慨激昂的《破陣子》,有沉郁悲涼的《丑奴兒》,有清新自然的《西江月》,風格多樣卻始終貫穿著報國之志與英雄之氣。我知道,后世會有人讀懂我的詞,讀懂我詞中那顆永遠跳動著的赤子之心。當你們讀到"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時,請記住,那不是一個文人的夸張想象,而是一個老兵對崢嶸歲月的真實回憶;當你們讀到"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時,請明白,那不是一個隱士的超然物外,而是一個志士對歷史潮流的堅定信念。

我的一生,是抗爭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也是不屈的一生。我曾在《鷓鴣天》中寫道:"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看似自嘲,實則包含多少無奈與悲憤!但我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如果重來一次,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投身抗金大業(yè),依然會直言進諫而不計個人得失,依然會在每一次起用時不遺余力地備戰(zhàn)抗金。因為這就是我的本性,這就是辛棄疾。

暮年的我常常獨坐瓢泉邊,看泉水奔流不息。人生如流水,一去不返,但有些精神卻可以像這泉水一樣永遠清澈、永遠奔騰。我的肉體終將腐朽,但我相信,那種"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那種"男兒到死心如鐵"的堅毅,那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執(zhí)著,會通過我的詞作永遠流傳下去,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此生雖憾,但無悔;此志雖未酬,但不滅。這就是我,辛棄疾,一個永遠不向命運低頭的靈魂。

上一章 李清照 古代人物自述最新章節(jié) 下一章 虞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