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會后臺通道的喧囂漸漸遠去,只剩下皮鞋踩在地毯上的悶響和遠處工作人員模糊的交談聲。
姜珈彧握著手機,屏幕上那張后臺抓拍的照片仿佛還帶著發(fā)布會的余溫——她低垂的側臉,和他半個模糊卻存在感極強的身影。下面那兩行字,像定海神針:
馬嘉祺【M】:風波總會過去。
馬嘉祺【M】:歌,很好。
她抬起頭,目光追隨著前方那個挺拔清冷的背影。
馬嘉祺正低聲和助理交代著什么,側臉線條在通道頂燈下顯得專注而疏離,仿佛剛才臺上那個替她擋下刁鉆問題、用沉穩(wěn)話語化解危機的男人,只是她緊張過度產生的幻覺。
宋亞軒珈哥!
宋亞軒湊過來,聲音壓得極低,帶著興奮和擔憂
宋亞軒馬哥剛才…太帥了!那個救場!那個眼神!熱搜都爆了!
賀峻霖也湊過來,手機屏幕亮著,上面赫然是#馬嘉祺護短式救場、#馬嘉祺姜珈彧眼神拉絲#的話題,后面跟著一個不斷攀升的紅色箭頭。
賀峻霖看!討論度還在漲!雖然公司肯定會壓,但這‘實錘’感太強了!
姜珈彧的心猛地一沉。熱搜?這么快?她下意識地再次看向馬嘉祺的方向。
他似乎交代完了,腳步未停,徑直走向專屬休息室,自始至終,沒有回頭看她一眼。
那種發(fā)布會結束后短暫的、被照片和話語安撫的暖意,瞬間被冰冷的現實和巨大的不安取代。
他…生氣了嗎?
因為賀峻霖那個該死的電話暴露的“幾百個G”?
還是因為剛才被迫在公眾面前替她遮掩?
那句“風波總會過去”,是安慰,還是…僅僅陳述一個事實?
回到公司安排的臨時休息室,“瘋人院”二人組也意識到氣氛不對,收斂了興奮。
賀峻霖珈彧…
賀峻霖難得有些心虛
賀峻霖那個…創(chuàng)作室的事…馬哥后來…沒把你怎么樣吧?
姜珈彧無力地靠在沙發(fā)上,用手捂住臉,聲音悶悶的
姜珈彧他問了一句‘幾百個G?’,然后就…沉默了。
姜珈彧發(fā)布會全程,除了臺上必要的互動,一個字都沒跟我說。
那種被徹底看穿秘密后,對方卻沒有任何回應的沉默,比任何質問都更讓她煎熬。
宋亞軒小心翼翼地問:
宋亞軒那…他發(fā)的照片和那句話…?
姜珈彧把手機遞給他們看。賀峻霖看著照片和那兩行字,摸著下巴:
賀峻霖嘖…馬哥這心思,比海還深。
賀峻霖說生氣吧,還發(fā)照片安慰你。說不生氣吧,又冷得像塊冰。
賀峻霖這‘歌,很好’三個字,是夸歌呢,還是夸你呢,還是…就單純夸歌?
姜珈彧苦笑。
她也不知道。
她的敏感讓她能捕捉到他每一個細微的情緒波動,卻無法精準解讀他沉默背后的復雜含義。
是覺得被欺騙的失望?
還是對她這份沉重“心意”感到壓力?
或者…僅僅是覺得麻煩?
接下來的幾天,姜珈彧是在一種焦灼的等待和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轟炸中度過的。
公司反應迅速,公關稿很快發(fā)出,將發(fā)布會上的“眼神交流”解釋為“音樂伙伴在探討作品時的默契與投入”,將“護短救場”定義為“資深前輩對才華后輩的提攜與保護”,并強調《溝壑之上》純粹是音樂藝術的結晶。
熱搜被壓了下去,話題熱度逐漸冷卻。
然而,在粉絲聚集的論壇和社交媒體小圈子里,這場“風波”的余震遠未平息。
【顯微鏡女孩集合!發(fā)布會3分17秒那個對視慢放十遍!馬嘉祺那個眼神!絕對不清白!】
【‘深入討論編曲’?需要約在私人工作室?‘瘋人院’那兩個小的當時表情就很耐人尋味!】
【姜珈彧之前就是馬嘉祺粉絲吧?有人扒出她早期小號點贊記錄了!實錘了?】
【樓上別造謠!抱走我們馬哥!專注作品!拒絕捆綁!】
【只有我覺得很甜嗎?高冷頂流+制作人X才華橫溢+全面開花小粉絲,小說都不敢這么寫!】
【甜個屁!心機粉上位!利用工作接近偶像!惡心!】
各種猜測、分析、謾罵、支持的聲音混雜在一起,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漩渦。
姜珈彧強迫自己不去看,但那些刺眼的字眼還是會鉆進腦海。她更加不敢主動聯(lián)系馬嘉祺。微信對話框停留在那張后臺照片和他的兩句話上,像一塊無人踏足的禁區(qū)。
她只能把自己埋進工作里,處理《溝壑之上》后續(xù)的宣發(fā)瑣事,籌備新的校園活動,試圖用忙碌麻痹自己。
只是,當夜深人靜,她獨自坐在鋼琴前,指尖下意識地彈出《溝壑之上》的旋律,唱到那句“只為觸碰你眼底的光”時,心臟總會傳來一陣尖銳的刺痛。
那束光,似乎因為她的靠近和秘密的暴露,而變得…遙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