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紗裙夾雜著肉塊砸在地面上。
散發(fā)出一股野獸的腥臭,迅速地變成了一堆黑毛。
恐怖通:
和屠夫的尸體一樣,里面藏著紙條。
維爾?。?/p>
有人在用這種方法對我們傳遞信息。
只要我們打敗更多的怪物,就會知道更多關(guān)于綠湖營地的事。
恐怖通:
“幕后主使”都有這種毛病。
他運籌帷幄,貓兒玩耗子一般地玩弄我們這些無知的體驗者,從中獲得特殊的快意。】
【但我們,也有能用的應對方法
恐怖通左手舉起紙條,右手捏著那枚閃亮的婚戒,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
恐怖通:
一枚戒指,把一個渾身腐爛的新娘帶到了我們面前。
再是圖書、藥盒、奇怪的標本,每一樣來自閣樓的展示品都指向我們曾遭遇過的怪物。
“觸碰不該觸碰的東西,導致惹禍上身”,這是各個文明中都有過的詛咒故事,但如果我們反過來利用它】
【維爾?。?/p>
不是等待怪物來,而是把它們“叫到”我們身邊來。
恐怖通:
正確。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挑選目標。
只要認真觀察過就不難發(fā)覺,那些物件身上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故事性。
如果我們提前推演、預測到它們的弱點……勝利必將站在我們身邊。
十四行詩:
這是個冒險的選擇,但也有相當?shù)氖找妗?/p>
但無論如何,掌握主動權(quán)都比等待更加可靠。】
【維爾?。?/p>
恐怖通,你有幾成把握可以猜準怪物的弱點。
恐怖通:
近乎百分之百。
如果我一個“恐怖通”不夠-
我們還有另一個創(chuàng)作型“恐怖通小姐”作為雙重保險。
金蜜兒:
你說的……不會是我吧?
恐怖通:
當然是你。你很博學,有著豐富的恐怖電影知識。
別擔心,你配得上“恐怖通”的稱號?!?/p>
【金蜜兒:
……他是一直這么煩人嗎?還是只有在這兒這樣?
十四行詩:
恐怖通先生不是壞人,他只是……有些特殊。
恐怖通:
毫無疑問,這會是一場最好的狂歡派對!
讓人神魂顛倒的霧氣,充滿詛咒的閣樓,雨夜與數(shù)之不盡的怪物——!
恐怖通
由衷地贊美你!我所愛的林中小屋!】
【維爾?。?/p>
很好,這應該是最后一張紙條了。
安妮:
維爾汀小姐,木屋后側(cè)的紙條已經(jīng)收集好了!
我剛剛?cè)タ戳苏淠莞ヅc十四行詩小姐,她們還需要一段時間,但不會很久。
維爾?。?/p>
感謝你的消息。
安妮:
除此之外……
維爾汀小姐,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維爾?。?/p>
當然,請說吧。
安妮:
你現(xiàn)在有任何想要的東西嗎?
大的、小的、可笑的,或是嚴肅的,都可以。
維爾?。?/p>
我?
嗯……我想,我現(xiàn)在沒有想要的東西。
安妮:
連很小很小的東西也沒有嗎?像是糖果、休息,或者一張軟床之類的東西……】
【維爾汀:
我沒有它們也能過得很好。
你看起來很驚訝,其他人都給了你答復嗎?
安妮:
……是的。
珍妮弗想要軟床與浴缸,恐怖通先生想要一杯咖啡或者一塊口香糖。
牙仙女士想要各式各樣的魔精牙齒,十四行詩小姐則是……
維爾?。?/p>
則是?
安妮:
則是想要一顆太妃糖。她說她過去沒能好好嘗這顆糖果的味道,想要再試一次?!?/p>
【維爾?。?/p>
只要我們能夠成功脫險,他們的愿望并不難實現(xiàn)。
你呢,安妮?你想要的東西是什么?
安妮:
我?
安妮忽然像是害羞一般地縮起了胸膛,撓了撓自己的鼻尖。
安妮:
我想要的東西是個秘密,現(xiàn)在還不能說。
但我會為你們準備禮物的。我沒有什么朋友,所以我真的很喜歡你們?!?/p>
【十四行詩:
太好了,是司辰和安妮小姐,原來你們在這里!
我們的信息已經(jīng)收集完成,隨時可以開始核對。
維爾汀:
明白了,我們一起回去吧。
安妮:
你們注意到了嗎?
維爾汀:
注意什么?
安妮伸出干燥的手掌,望向天空中的月亮。
安妮
……這里的雨已經(jīng)停了。】
1914美國
威爾遜:“主動的吸引怪物,掌握主動權(quán)”
“但那個幕后主使未免有點太幼稚了吧”
“居然用恐怖電影的思維”
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標兒”
“你說說這個幕后主使有啥能耐?”
朱標:“回父皇,據(jù)天幕的信息以及畫面來看”
“這個主使擁有操控控制怪物的能力,而且還是可以一次性控制多個怪物”
“這說明了他無需像我們一樣去征兵”
“只需要通過他自己的神秘能力,就可以召喚出數(shù)量極多的怪物”
“一人成軍,抵千軍萬馬,最重要的是他召喚出來的怪物不需要吃不需要喝,而且絕對服從其命令”
“光是這一點已經(jīng)勝過我大明軍隊不知多少”
“而且怪物的攻擊力極強數(shù)量極多又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補充再加上又絕對的服從其命令”
“如果大明軍隊遭遇此怪物軍隊”
“恕兒臣直言,勝算希望渺?!?/p>
漢朝劉徹
劉徹:“那個安妮在詢問他們要什么”
“可是這荒郊野外的,除了一個木屋她上哪搞那么多東西”
“而且木屋里也沒啥東西估摸著可能就是扇少年軍撤離的時候,留下來的書籍”
“又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
“難不成她能實現(xiàn)愿望?”
1914
“這個安婫在詢問他們要什么”
“可是這鬼地方上哪搞那么多東西”
“難不成他能像阿拉伯神燈一樣實現(xiàn)愿望嗎?”
路人:“我覺得可能吧”
“又或者說他也是神秘學家呢”
“一個能實現(xiàn)愿望的神秘學家?!?/p>
“那她之前怎么沒有表現(xiàn)出來”
路人:“可能——可能”
“呃,是她不想展現(xiàn)出來吧。”
“……………………”
“逗我呢”
“阿拉伯神燈的完整敘事并非源自古代阿拉伯原典
而是1704—1709年間由法國東方學家安托萬·加朗在巴黎根據(jù)敘利亞阿勒頗基督徒說書人漢娜·迪亞布的口述首次記錄并增補進法譯本《一千零一夜》
隨后以羊皮卷、木刻插圖與廉價小冊子迅速風靡歐洲,催生舞臺啞劇、維多利亞童話書、好萊塢電影與迪士尼樂園的全球再生產(chǎn);
然而故事中被囚于銅壺、依擦磨現(xiàn)形、能賜財富與法術(shù)的燈神原型,卻植根于前伊斯蘭時期阿拉伯半島的精靈信仰
七世紀《古蘭經(jīng)》多次提及鎮(zhèn)尼(Jinn)由無煙之火造成、可隱可顯、善惡并存,再經(jīng)波斯《一千零一夜》手稿中的戒指奴與瓶妖母題、馬穆魯克與奧斯曼民間銅器巫術(shù)實踐層層累積
最終在十八世紀歐洲東方熱的催化下,由加朗與迪亞布共同完成跨文化嫁接,使一盞來自巴格達市井想象的銅燈成為今日世界共享的奇幻符號?!?/p>
最后補充一句:歐洲是文本的誕生地,中東是文化源頭
一句話:阿拉伯神燈的完整故事起源于18世紀初的巴黎
而燈神母題則是源于中東的阿拉伯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