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才慢慢咂摸出,我的“急”,遠不止是害怕失去或焦慮那么簡單。
以前總覺得,急是因為在乎——他一句“晚點說”,我就盯著屏幕猜他是不是變了心;一件小事沒立刻理順,我就恨不得連夜翻出所有細節(jié)論證“我們是不是走不下去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更像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工作要立刻有結果,問題要馬上有解法,連感情里的情緒和回應,都想攥在手里要個即時反饋。
可感情哪是清單上的待辦事項?它像熬湯,火急火燎地猛燒,只會把鍋燒糊;得慢慢溫著,才能熬出味道。
之前總怪他沉默,像塊捂不熱的冰,每次我急得跳腳,他就往后退,我們像站在對立面,我越想靠近,他越想躲?,F(xiàn)在才懂,他的沉默里或許也有慌——怕說錯話讓我更急,怕露了脆弱被我追著問,就像我怕他不回應一樣。
其實不止一個人說過我急,只是以前我總盯著對方的問題,不肯低頭看自己。直到這次,才真的承認:我這急脾氣,在感情里確實像根刺。就像昨晚跟他聊起傷勢,理智明明在說“慢點說”,情緒卻先一步沖了出去。或許就算當時忍住了,結局也未必不同,但至少讓我看清了:原來我不是不會慢,是沒學會在感情里把“急”的開關調得柔和點。
說起來也挺唏噓的。他是跆拳道教練,以前看他帶隊員比賽,全場靜悄悄的時候,我比誰都想讓他贏,甚至傻到想“哪怕贏了就分手也愿意”——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愛多純粹啊,只想他開心??珊髞碓趺淳妥兂闪耍蚁駡F火,一門心思要把他那片冰融化,卻忘了冰遇火,要么化得狼狽,要么把火澆滅。
他其實也挺好的,會在我受傷時主動關心,會在分開后讓我明白“慢慢來”不止是了解彼此的節(jié)奏,更是愛的方式。如果當時他能說句“我現(xiàn)在有點亂,你等我緩緩”,如果我能忍住那句沖口而出的質問,或許能好好說再見。但沒如果了。
這段關系像給我上了一課:愛里哪有那么多“必須立刻怎樣”?允許自己有情緒,也允許對方有節(jié)奏;懂得什么時候該說“我在乎”,也懂得什么時候該說“我等你”。
他完成了他的課題,我也找到了我的功課。剩下的0.3,就留給時間慢慢填吧。
就這樣吧,陳教練。愛過,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