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夢游癥發(fā)作時的狀態(tài),核心是抓住“意識與身體的剝離感”——身體在行動,意識卻像隔著一層霧,所有感官都變得遲鈍、碎片化,動作帶著一種機械的、被牽引的詭異感。可以從這幾個細節(jié)切入:
一、感官的“模糊濾鏡”
- 視覺:眼前的東西像失焦的老照片,家具的輪廓在晃動,燈光是一團暖融融的光暈,看不清具體形狀。她盯著墻上的掛鐘,指針明明在動,卻覺得時間停了,只聽見自己的呼吸聲,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 聽覺:室友的鼾聲、窗外的車鳴,都像被棉花捂住,嗡嗡的聽不真切。只有腳下木地板的“吱呀”聲格外清晰,一步、兩步,像在敲鼓,卻不知道為什么要走。
- 觸覺:赤腳踩在瓷磚上的涼意是真的,手指摸到陽臺欄桿時的粗糙感也是真的,但這些感覺傳不到大腦里,像在替別人感受。
二、身體的“自動導(dǎo)航”
動作流暢得不像無意識,卻透著一股非自主的僵硬:
- 她會準確避開地上的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