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風(fēng)裹著桂花香,鉆進(jìn)重慶公司的窗。七個人坐在會議室里,面前擺著第二階段旅行的“成果箱”——馬嘉祺的箱子里裝著敦煌的沙粒和一塊月牙泉邊撿的長石,丁程鑫的放著親手打的銀質(zhì)小狐貍吊墜,宋亞軒的塞滿了冰島的火山灰和極光照片,劉耀文的躺著新疆的羊毛和一根馬鞭,張真源的碼著黃山的茶葉和一片松針,嚴(yán)浩翔的堆著澳門糖水鋪的糖紙和錄音筆,賀峻霖的則藏著烏鎮(zhèn)的雨巷石子和評彈樂譜。
“該‘接力’了。”馬嘉祺把玻璃瓶推到桌子中央,七個人依次往里面倒東西:敦煌的沙混著冰島的灰,新疆的羊毛纏著黃山的松針,澳門的糖紙裹著烏鎮(zhèn)的石子……最后,瓶子里成了個小小的“世界縮影”。
經(jīng)紀(jì)人走進(jìn)來,手里拿著個快遞箱:“你們的‘遠(yuǎn)方來信’又到了,這次更特別?!?/p>
箱子里沒有照片,只有一沓厚厚的樂譜——是粉絲用他們旅行發(fā)的素材,自己譜的曲。最上面那首《七色地圖》,作曲欄寫著“所有等你們回家的人”,歌詞里藏著青海湖的藍(lán)、云南的靛、北海道的白、內(nèi)蒙古的綠……
“她們說,”經(jīng)紀(jì)人的聲音有點啞,“等你們的專輯出來,要帶著樂器來公司樓下,跟你們一起唱?!?/p>
七個人互相看著,忽然都笑了。宋亞軒拿起那首《七色地圖》,輕輕哼了兩句,薩摩耶手辦在他手邊,仿佛也跟著晃了晃耳朵。
“第三階段去哪?”劉耀文突然問,手里轉(zhuǎn)著那根新疆馬鞭。
這次沒人翻筆記本,像是早就約好了似的——
馬嘉祺 · 陜西西安 · 古城墻騎行
“想在城墻上看日出,聽晨鐘?!彼鲆粡埼靼驳貓D,上面標(biāo)著無數(shù)個“老字號面館”,“柴犬說,要嘗嘗比青海湖更‘扎實’的味道。”
丁程鑫 · 江西景德鎮(zhèn) · 學(xué)陶藝
“扎染是布,銀飾是金屬,這次想試試泥土。”他展示手機里存的青花瓷紋樣,“給狐貍燒個小茶杯,以后泡張哥的茶?!?/p>
宋亞軒 · 挪威峽灣 · 坐船看瀑布
“薩摩耶聽說,那里的瀑布會‘跳?!??!彼雎眯惺謨?,指著一張瀑布墜入峽灣的照片,“想錄下來當(dāng)《零度呼吸》的間奏?!?/p>
劉耀文 · 四川甘孜 · 看賽馬
“新疆的馬太溫柔,聽說甘孜的馬跑得像風(fēng)。”他拍了拍胸脯,“這次要當(dāng)真正的‘草原狼’。”
張真源 · 福建武夷山 · 尋巖茶
“江南的茶清,黃山的茶潤,武夷的茶據(jù)說帶著‘巖骨’。”他拿出爺爺留的舊茶經(jīng),“松鼠要學(xué)怎么分辨巖石的味道?!?/p>
嚴(yán)浩翔 · 香港街頭 · 找老唱片店
“想收集粵語老歌的采樣,混進(jìn)《朝天門碼頭》的remix版?!彼墓P記本上記著一串地址,“聽說有家店藏著1980年的黑膠?!?/p>
賀峻霖 · 蘇州園林 · 聽昆曲
“土樓的雨是‘野趣’,烏鎮(zhèn)的雨是‘市井’,蘇州的雨該是‘詩意’吧?”他晃了晃手里的折扇,“想把昆曲的水袖聲,織進(jìn)《圓樓雨圖》里。”
出發(fā)前三天,公司突然收到個特殊的包裹——是青海湖邊那家民宿的老板寄來的,里面裝著一件印著柴犬圖案的騎行服,附言說:“馬嘉祺上次在這里住,說逆風(fēng)騎車太累,我們給縫了個防風(fēng)內(nèi)襯,下次去西安城墻,肯定用得上?!?/p>
七個人拿著那件騎行服,忽然覺得“遠(yuǎn)行”從來不是孤身一人。那些路過的人、看過的風(fēng)景、說過的話,都在悄悄織成一張網(wǎng),托著他們往更遠(yuǎn)的地方去。
西安古城墻的清晨,馬嘉祺騎著自行車,柴犬手辦放在車筐里。晨霧里,他聽見城墻磚縫里傳來“咔噠”聲,低頭發(fā)現(xiàn)是只小松鼠在啃松果。他突然想起張真源的茶山,掏出手機錄下聲音:“給松鼠的‘同鄉(xiāng)’留個紀(jì)念?!?/p>
微博更新:
[視頻:晨光中的古城墻,自行車輪碾過青石板,柴犬手辦對著鏡頭“笑”]
“柴犬騎行日志·西安篇:城墻上的風(fēng),比青海湖的更沉,帶著千年的故事?!?/p>
景德鎮(zhèn)的陶藝工作室,丁程鑫正跟老師傅學(xué)拉坯。泥土在他手里轉(zhuǎn)著,突然歪了,他笑著往狐貍手辦頭上抹了點泥:“你也來試試?”老師傅在旁邊說:“泥土認(rèn)人,你對它溫柔,它就給你好看的形狀。”
微博更新:
[照片:沾滿泥的狐貍手辦蹲在歪歪扭扭的陶坯旁,背景是丁程鑫沾著泥的手]
“狐貍陶藝學(xué)徒日記:泥比布難‘哄’,但老師傅說,耐心點,它會聽話的?!?/p>
挪威峽灣的甲板上,宋亞軒舉著錄音筆,錄下瀑布墜入海水的轟鳴。薩摩耶手辦被他塞進(jìn)防水袋,掛在脖子上。船長老喊:“看那邊!有海豹!”他轉(zhuǎn)頭時,正好拍到海豹翻身的瞬間,像塊掉在海里的雪。
微博更新:
[GIF:薩摩耶手辦在防水袋里“漂流”,背景是白色的瀑布和藍(lán)色的海]
“薩摩耶認(rèn)證:瀑布跳海的時候,會濺起星星?!?/p>
甘孜的賽馬場,劉耀文正跟著牧民學(xué)騎馬。他騎的那匹棗紅馬性子烈,差點把他甩下來,牧民笑著說:“它在跟你認(rèn)親呢!”他突然想起被羊追的那天,忍不住笑出聲:“這次換我‘追’它!”
微博更新:
[照片:狼崽手辦被綁在馬鬃上,背景是揚起的馬蹄]
“狼崽馴服記:馬比羊懂規(guī)矩,但我還是更喜歡追著跑的感覺?!?/p>
武夷山的巖茶樹下,張真源蹲在地上,看茶農(nóng)怎么用指甲剝茶芽。爺爺?shù)呐f茶經(jīng)里寫著“一葉一心,是茶的魂魄”,他突然懂了——所謂“巖骨”,是巖石給茶的骨氣。
微博更新:
[九宮格:松鼠手辦在巖石縫里“探寶”,最后一張捧著片帶露珠的茶葉]
“松鼠品茶日志·武夷篇:巖石會給茶講故事,不信你聽?!?/p>
香港的老唱片店,嚴(yán)浩翔戴著耳機,聽一張1980年的粵語黑膠。店主說:“這首歌里的薩克斯風(fēng),是從重慶碼頭吹過來的。”他突然想起《朝天門碼頭》的旋律,掏出錄音筆錄下黑膠的雜音。
微博更新:
[音頻:黑膠唱片的“沙沙”聲,混著一句粵語老歌的片段]
“在香港的巷子里,聽見了重慶的回聲?!?/p>
蘇州園林的雨廊下,賀峻霖舉著傘,聽昆曲演員唱《游園驚夢》。雨打在芭蕉葉上,和著“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的唱腔,他突然覺得《圓樓雨圖》缺的就是這抹“柔”。
微博更新:
[照片:兔子手辦坐在美人靠上,背景是雨中的芭蕉和戲臺]
“蘇州的雨會‘唱戲’,兔子聽呆了。”
三個月后,七個人回到公司,曬黑了不少,卻眼睛發(fā)亮。他們把旅行箱里的東西倒在桌上:西安的城墻磚碎片、景德鎮(zhèn)的陶泥、挪威的海水瓶、甘孜的馬鬃、武夷的巖片、香港的黑膠殘片、蘇州的芭蕉葉標(biāo)本……
經(jīng)紀(jì)人看著這些“寶貝”,忽然說:“我剛才看超話,有個粉絲說‘他們?nèi)サ牡胤皆蕉?,我越覺得自己離世界很近’?!?/p>
七個人湊過去看,那條評論下有幾萬條回復(fù),最高贊的是:“因為他們把世界,都揉進(jìn)了我們能看懂的故事里?!?/p>
馬嘉祺翻開筆記本,里面夾著張粉絲畫的漫畫:七只小動物圍著一個地球,每只手里都捧著一顆星星。他突然說:“明年春天,我們?nèi)プ詈笠粋€地方吧。”
“哪里?”
“回青海湖。”他指了指地圖,“從起點出發(fā),繞了一圈,該回去看看最初的星星了。”
窗外的桂花開得正盛,落在會議室的窗臺上。七個人看著桌上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碎片”,突然明白——所謂“沉淀”,不是把自己關(guān)起來,而是帶著所有人的期待,去把世界的美好撿回來,釀成歌、寫成詩、變成能觸摸的溫度。
他們的“遠(yuǎn)行筆記”,還有最后一章。
但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