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江湖共主】
雪落歸途
七月初七,雪月城忽降六月雪。
白茫茫的杏花被雪半掩,像殘破的云霞。
飛舟“逐月”緩緩泊岸,船頭放著一具冰棺,棺蓋透明,玥瑤白衣如初。
少年解氅裹棺,掌心被寒氣割出血口,血珠落在冰面,像極小的杏花。
絕筆血書
冰棺側(cè),一封血書以玉簫壓封:
“玄陰策殘卷,藏于天外天冰獄最下層,策魂之火晝夜不熄。
若葉鼎之得殘卷,江湖再墮黑夜。
望君焚之,勿使我名污雪月。
——玥瑤絕筆”
字跡最后一捺拖得極長,像未寫完的簫音。
少年焚棺
少年以劍擊碎冰棺,碎冰四濺。
他抱玥瑤于杏林最高枝下,親手掘雪為穴。
沒有碑,沒有銘,只埋一瓣凍干的杏花與那支裂口玉簫。
阿朝以“雪魄春”澆墓,酒入雪,竟綻出一朵血紅小花。
司空長風以槍尖挑起一抔雪,覆于花頂:“雪魄春生,簫影永寂?!?/p>
策魂鑰匙
當夜,少年獨入杏谷舊居。
母親舊匣中,斷鑰與玥瑤血書同放,斷口處嵌半朵杏花。
阿朝以酒洗鑰,杏花血紋顯出一行暗字:
“策魂鑰匙——雪月城主血脈可啟?!?/p>
少年以指尖血滴鑰,杏花忽綻赤光,映出冰獄之圖。
三尊議事
雪月大殿,銅爐重燃。
少年將血書與鑰匙置于案上,沉聲:
“玥瑤以命換策魂線索,我當親赴冰獄,焚殘卷?!?/p>
司空長風以槍頓地:“雪月不可無主,我代城主守城?!?/p>
李寒衣擲劍:“我陪你去,冰獄之寒,非一人可渡?!?/p>
阿朝抬眸:“春風一脈,隨我同行。”
杏花血誓
夜半,少年與阿朝并肩立于杏林。
少年以指尖血在雪上畫下杏花,低聲:
“玥瑤以血薦軒轅,我必以血還江湖清明?!?/p>
阿朝以酒澆花,酒血交融,雪上杏花永不褪色。
風過,花瓣紛飛,像一場無聲的祭。
——玥瑤遺命,策魂再啟;
杏花血誓,江湖共赴冰獄?!揪砹そ仓鳌?/p>
第四章 殘卷之禍(對應原著第四十七章)
冰獄圖現(xiàn)
七月初八,子時。
雪月城密閣燭火幽微,斷鑰橫陳于案。
少年以血點杏花,鑰紋驟亮,投出一幅冰藍色光影——
冰獄九層,層層黑焰,最底層一點赤火如心。
阿朝以指尖描摹,聲音低而穩(wěn):“策魂火心,玥瑤的簫骨所化。
焚之,方可絕玄陰?!?/p>
冰獄之門
斷鑰合縫,化作一枚赤銅杏符。
符面紋路指向極北最深裂谷——
“玄冰淵”。
司空長風以銀槍挑符:“三日后啟程,雪月精銳三百隨行?!?/p>
李寒衣卻搖頭:“人越多,黑焰越狂。
只需五人:城主、釀酒師、琴師、殺手、劍童?!?/p>
春風死士
當夜,春風一脈六人跪于杏林。
劍童以劍擊碑,啞聲請戰(zhàn);
酒匠捧新釀“焚焰春”,酒面浮火紋;
藥娘以銀針封脈,愿以血為引;
琴師以玉笛橫唇,吹《破冰行》;
殺手撫刀,刀背映雪,只說一句:“刀在,命在?!?/p>
小乞撥算盤,算盡此行糧草、火種、退路。
阿朝抬手,六枚杏木令牌化作灰燼,隨風散入雪夜:
“令牌碎,春風不散?!?/p>
極夜再啟
七月初十,極夜。
五人乘改良飛舟“逐月·輕雪”,舟腹覆銅甲,可御黑焰。
玄冰淵上空,黑云壓頂,冰刃如林。
少年立于舟首,玄氅獵獵,掌心杏符赤光如炬。
阿朝捧酒囊,囊內(nèi)“焚焰春”以三滴玥瑤之血為引,酒色似熔金。
冰獄第一層
舟落冰淵,第一層冰獄幽藍如海。
黑焰凝成霧蛇,噬骨而來。
劍童以劍氣劈霧,酒匠以焚焰春澆地,冰火相激,炸開一條血路。
琴師笛音化刃,斬斷霧蛇七寸;
殺手刀光如雪,護住后方藥娘。
少年以杏符鎮(zhèn)焰,步步深入。
策魂火心
第九層冰獄,赤火如心,懸于冰穹。
火心中央,一截焦黑玉簫,正是玥瑤遺骨所化。
少年以血滴簫,簫身驟亮,黑焰狂卷。
阿朝以酒潑火,焚焰春遇赤火,化作金藍火蓮,層層包裹策魂。
火蓮炸裂,玉簫碎成萬點星火,黑焰盡滅。
少年舉劍,劍尖挑起最后一?;鹦?,朗聲:
“玄陰策,終焚于春風!”
——殘卷之禍,至此絕跡;
春風一脈,以血為契,以酒為誓,江湖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