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分娩的日子,安陵容平安生下了十一阿哥,胤禛為十一阿哥賜名弘昕。孫妙青平安生下了三公主,胤禛為三公主賜名妙云。
胤禛想著后宮眾人的位分,如今弘時也有了嫡長子,弘晝也大了。
于是晉齊妃為齊貴妃,裕嬪為裕妃,安陵容為淑嬪,居永壽宮主殿,孫妙青為韻嬪,居永和宮主殿。
又到了三年一選秀的時候,胤禛這次只選了瓜爾佳文鴛入后宮,封為慧貴人,不是原來的“祺”字,希望她能聰慧一點。
接著選了富察氏旁支的嫡女為弘歷的福晉,此女雖沒有富察瑯嬅家顯赫,但也沒有辱沒弘歷。
選了吳扎庫氏為弘晝的福晉,又選了西林覺羅氏為允禧的福晉。
甄嬛、沈眉莊二人還是在底層苦苦掙扎,連新入宮的瓜爾佳文鴛都踩在她們頭上,這叫她們?nèi)绾文懿辉购藁噬稀?/p>
只是如今后宮在皇后的管轄之內(nèi)如鐵桶一般,想紅杏出墻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各自宮里無能狂怒。
又過了幾年發(fā)展,大清國力蒸蒸日上,國內(nèi)不僅肅清了反清復明的白蓮教,政治文化上還慢慢廢除了八股取士和文字獄,采用新式科舉,涌現(xiàn)出一大批人才。
如今國庫充盈、人才眾多,是時候對蒙古發(fā)兵了。胤禛還是讓胤禔與胤禵帶兵攻打蒙古,歷經(jīng)一年終于統(tǒng)一了蒙古,胤禔也接回了他和親的女兒們。
在弘昭六歲那年,胤禛冊立弘昭為皇太子,將他親自帶在身邊教養(yǎng)。
不過眾大臣看著胤禛膝下皇子眾多,倒是想起康熙朝時期九子奪嫡的事情,也不對弘昭抱太大希望,就連皇后都對此事?lián)鷳n大過欣喜。
胤禛也不多說什么,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后宮這幾年又添了幾個阿哥公主,安陵容膝下已有一兒一女,被封為淑妃。
浣碧再次生下一個阿哥,被封為常在,胤禛這次開恩讓浣碧自己撫養(yǎng)孩子,甄家的資源因此向浣碧傾斜。
唯一不變的只有甄嬛和沈眉莊的位分,經(jīng)過多年受挫,二人的傲氣終于被磨平,成為了兩個合格的嬪妃。
只是無論她們怎么努力,都懷不上孩子,升不了位分,只能緊緊扒著安陵容。
十年后,大清已漸漸向現(xiàn)代化過渡。女子紛紛走出后宅,朝堂之上也漸漸有了女子的身影。
胤禛很滿意大清的現(xiàn)狀,作為一個國君,他已經(jīng)做了他該做的,剩下的路讓后輩去走吧。
弘昭十六歲那年,胤禛宣布退位,成為太上皇,弘昭繼任新帝,改年號乾元。
弘昭繼位以后,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發(fā)兵攻打倭國。
胤禛當初教導弘昭之時,將后世的歷史也告訴了弘昭,因此弘昭最痛恨的便是倭國,其次就是其他八國。
新任直親王弘昱與恂親王弘春領兵,歷經(jīng)半年蕩平倭國,倭國天皇與貴族全部打入奴籍任人買賣。
倭國的下場讓西方再次看到了大清的實力,然而他們賊心不死,八國再次聯(lián)軍攻打大清,弘昭這次御駕親征,打敗了八國聯(lián)軍,洗刷了華夏的恥辱。
一百年后,大清一統(tǒng)全球,漢語成為國際的通用語言。